(第二更)
「總理,條約都談妥了,就看良弼什麼時候退兵,別的洋人也沒再提什麼要求。」
從東交民巷回來,梁敦彥親自登門拜訪,向奕-劻簡要匯報這次談判的內容,載振也在一旁附和道:「阿瑪,總的來說,條約對咱們有利,洋人的意思是,咱們要給他們一個台階下,只要軍隊撤出租界,他們就立馬退兵,明面上咱們吃點虧,實際上化解這次危機,他們也好給他們的內閣體面的交待。」
這個道理,奕-劻如何不知,簽訂條約的好處遠大於弊端,最起碼解了燃眉之急,但是還是那個問題,如何才能讓良弼退兵。
奕-劻在房間內來回踱步,終於停下了腳步,轉頭對二人說:「你們也知道,咱們和良弼此前撕破了臉皮,他絕不可能善罷甘休。」
「無利不起早,良弼沒必要和總理存心作對,他之所以擁兵自重,不過是有所圖謀罷了,他要錢,就給他,錢再多,也是武夫逞勇而已。」梁敦彥說道。
「那可是一千六百萬兩吶」奕劻心裏極不舒服,特別是在錢的問題上,他不願意做這種養虎為患的蠢事,「不是個小數目」
梁敦彥卻道:「良弼漫天要價,總理也未必真給他這麼多,五百萬,一千萬,數目可以一點點降下來,既然咱們能跟洋人談判,良弼自然也可以談談,總之,等條約簽了再說,以後怎麼辦那是以後的事。」
梁敦彥這麼一說,奕-劻有些動搖了,如今情勢危急,舉國上下一片謾罵,資政院又對他口誅筆伐,在這種情況下,他只得把個人情感放在一邊,讓自己這尊泥菩薩優先過了江再說。
想了想,他對梁敦彥說道:「此前咱們革了他的職,他恐怕不會領情。」
「總理,我看未必,良弼這次要錢心切,咱們或許可以一試。」梁敦彥接着出主意:「不管怎麼說,得先讓良弼先官復原職,以此緩和一下雙方關係,既然要談,總要先坐下來。」
「資政院已經撤銷了內閣的革職令,咱們這時候再...」剩下的話奕-劻沒好意思說出口,先前十三封電報明良弼撤軍的是他,臨陣革職的是他,現在又讓他官復原職,這不是自己扇自己臉嗎?再說,這也是多此一舉。
「資政院是資政院,內閣是內閣,咱們總要做出一番姿態來,不但要讓他官復原職,咱們還要多給他一些嘉獎令,虛銜,要讓外人知道內閣並非媚敵事外,也不是嫉賢妒能。」
奕-劻皺着眉,在反覆琢磨,梁敦彥和載振都不敢打擾,這件事,歸根結底還是要聽他拍板決定。
「崧生,你說的對,良弼光腳不怕穿鞋,以此要挾中央,當真是可惡至極,但咱們要顧全大局,萬事都要等到洋人退了兵再說。」
奕-劻攥緊了拳頭,毅然決然道:「載振,你給良弼發一封電報,今天晚上就發,先什麼也不要說,就告訴他官復原職,等等,不但官復原職,咱們還要給他升官,擢拔為東南五省外務全權大臣,再授予他一枚一等黑龍寶章,另外,租界內的禁衛軍,管帶以上皆有封賞,官拔一級,對外就說是為了讚揚兩江總督恪公盡職,除此之外,別的什麼也不要提,特別是洋人抵滬。」
「是,阿瑪。」載振看了看奕-劻,又道:「要不是說銀子的事?」
「不用,先試探試探他的反應。」
「是」
「總理,洋人那邊怎麼交待?」
「先拖着,等到良弼這塊有了眉目再說。」
「時間恐怕不寬裕」
奕-劻思索片刻,道:「三天,就三天,三天之內給他回復。」
「知道了,我會竭力爭取。」
「嗯,辛苦你了,崧生。」
「載振,資政院這邊怎麼樣了?」奕-劻又問。
「鬧得更歡了,聽幾個宗社黨的議員說,他們興許要趁勢倒閣。」載振臉色暗沉,局勢對他們很不樂觀。
「倒閣?膽子不小,知道了,倒不倒閣是他們的事,咱們做好咱們的事就行了。」奕-劻倒平靜許多,他這一輩子經歷了無數風波,但風風雨雨走來,這次,或許是最棘手的一次。
「不怕,只要咱們和英法達成了合約,資政院倒不了咱們。」
載振和梁敦彥對視一眼,彼此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