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致遠聽到這個消息,嚇得魂飛魄散握草,別讓人聯想到什麼吧?
一直以來,他都懷疑自己遇刺的指使者,最大的可能就是軍方魏岳也有可能,但是要小一些。
現在自己長期沒有露面,結果幽州郡軍役使也被刺殺了,當然就是他的嫌疑最大了。
所幸的是,少年天子第一時間出面,為他解圍了,說寧御馬這些天在府中靜養,我派了御林內衛去保護,此事肯定跟他無關。
坎帥的目的不是寧致遠,所以沒說什麼,陳布達部長顯然是有點不甘心,就私下嘀咕說,寧致遠雖然沒出府,但是來來往往看他的人可不少。
這就是說,寧致遠固然沒有時間安排刺殺,但他完全可以指使別人去做。
當然,以陳布達的老辣,沒誰相信他會毫無憑據就去攀咬一個司監,他只是代人發話罷了,跟幼稚或者老辣無關。
至於說代誰發話?那當然是兌帥了。
刺殺事件傳來的當天下午,御馬監上報內廷,同時報知軍役部軍需司,三個大型馬場發生馬瘟,初步判斷,今後兩年最少要減少牛馬三十萬匹的供應。
這是對陳布達部長最強烈的反擊,此前因為寧致遠的遇刺,一批五千匹的軍馬移交,就出現了問題,只撥付了一千五百匹就暫停了。
此時民間養馬的人也不少,不過前文說了,中土國只是個溫飽型的社會,民間還遠遠沒有到了不缺馬的地步,而且最關鍵的是,民間不許養純種軍馬,只准養挽馬。
三千五百匹軍馬暫停交付,軍方就已經很惱火了,現在直接傳來消息,說未來兩年還要減少軍馬的供應,軍方不跳腳才怪。
但是他們也只有跳腳的份兒,軍馬是戰略性的軍事物資,只能由御馬監來飼養,軍需司有兩個小型軍馬養殖場,但是也只能每年交付一萬匹左右。
再多就不行了,內廷不允許私下養殖那麼多軍馬,這是要幹什麼?
現在御馬監報上來說,遭遇馬瘟了,軍需司是一點脾氣都沒有,至於說去馬場調查取證,那就更不可能了,御馬監只聽內廷和天子的號令。
當然,大司馬坎帥可以提出質疑,但是他想去馬場,也得經過天子或者內廷同意。
至於說陳布達……他只有權力反應情況,當然,嘴炮一下也無妨。
御馬監這一手,直接將軍方逼到了牆角:你懷疑是我使壞?那我就使個壞給你看看。
不得不說,寧致遠這一手挺狠,他根本不辯解自己的冤屈。
而且在同一天下午,寧御馬終於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他面色慘白,去了一趟朝安局,了解刺殺自己的案件,有什麼進展。
當他得知沒有什麼進展之後,又去見了天家在外人看起來,他是告狀去了。
然而這君臣倆私下談的東西,卻絕對不是這個。
今上年少,但是主意拿得比較穩,「看來還真是家裏有人不甘寂寞了啊。」
寧致遠身為弄臣,當然要做好捧哏工作,他一臉的敬佩之色,同時還有點迷惘之色,「天家這話我不太懂,肯定不是外部勢力嗎?」
「擺明了的啊,」少年天子長嘆一口氣,「拿你倆的遇刺,挑撥我和軍方的關係。」
寧致遠大大的眼睛眨巴一下,很真誠地發問,「會是誰呢?」
「能是誰?」少年天子不屑地哼了一聲,「英王和襄王唄。」
英王和襄王都是先皇的弟弟,其中英王素有賢名,深得朝野敬重,若不是今上是光宗********的太子,他真的可能演出一場兄終弟及的戲碼來。
襄王倒是志大才疏,但他是太皇太妃所生的,太皇太妃,那是宮中僅存的光宗貴妃。
大家都知道,太皇太妃很看重這個兒子這是廢話,她也嘗試扶持過,但是沒辦法,襄王就是扶不上牆,嗑瓜子都能嗑出個壞瓤來,天家出幾個紈絝子弟很正常。
但是襄王並不這麼想,他覺得自己才高八斗、通古博今、相貌英俊、擅長約炮……
甚至他覺得,自己胯下丈八蛇矛槍,降服的婦人,也能幫他打理了江山。
對於那些自命是龍傲天的主兒,有時
第二百零六章 撲朔(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