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並不會作詩,作為一名後世人,他從沒學過作詩,最多也就是背誦了一些古人的著名詩詞,比如唐詩三百什麼的,讓李安自己寫詩,這也太難為李安了,所以,自從一名大臣提議讓武將作詩,李安心裏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恨不得將剛才提議的大臣拉過來狂揍一頓,以解心頭之恨。看小說網 www.kanxiaoshuo.net
在李隆基讓安祿山作詩的時候,李安一直低着頭,恨不得讓自己隱形,以免被李隆基現。
雖作為一名武將,不會作詩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也算不上有多丟人,但這裏坐的全都是大唐最有權勢之人,在這些人面前承認自己不會作詩,多多少少會丟一些面子,更會讓已經作詩一的安祿山得意。
果然,怕什麼就來什麼,李安低頭躲避,卻還是無法逃過李隆基的眼睛,並被點名要求賦詩一。
看着一名太監將文房四寶送到自己面前,李安的心砰砰直跳,這是要逼死人的節奏啊!這要是真寫不出來,豈不讓眾人看笑話。
當然,李隆基並不只是讓李安一人寫詩,在點名李安之後,又相繼點了幾名武將之名,其中就包括安祿山的部將史崒干。
李安無奈,拿過毛筆,心裏頗為忐忑不安,並迅回想前世曾背誦過的唐詩,看看有沒有可以剽竊的。
當然,也不是什麼唐詩都可以剽竊的,至少在寶之前的唐詩就不能剽竊,否則就被現了,要剽竊只能剽寶之後的。
回想、回想、回想,李安聚精會神的回想前世有什麼合適的唐詩可以利用。
『有了,就這了,稍微改動一下就行了。』
李安突然想到一曾被老師罰寫二百五十遍的一唐詩,於是,立即將其寫在紙上,寫好仔細檢查了一遍,感覺很是不錯。
回頭看向史崒干所在方向,李安現他一個字都沒有些,顯然是不會寫,不過,這個史崒干好像一點都不着急,更沒有覺得丟臉,只是不停的將壺中之酒倒入大碗之中,倒完之後則從身旁安慶宗的桌上拿過酒繼續倒,樂此不彼。」
「大家,李將軍已經賦詩一。」
太監輕輕將李安身前桌案上的紙張收起,聲匯報。
「拿過來,讓朕看看。」
李隆基拿過李安寫的詩,輕輕看了一遍,臉上先是頗為驚詫,隨即露出讚賞的神色。
「好詩,好詩,李將軍這詩頗有氣勢,寫出了我大唐兒郎的豪氣,好,來,讓諸位愛卿看看。」
「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安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一名大臣讀着讀着,臉上露出了讚賞的表情。
「好詩,好詩啊!我大唐男兒理應如此。」
「好詩,李將軍這詩,寫出了我大唐男兒的豪情,好詩,真是一好詩啊!」
眾大臣對李安所寫的這詩頗為讚賞,對李安本人更是大加讚賞。
這詩其實是安史之亂後,大唐詩人李賀寫的一詩,只是被李安改動了兩個字,將關山改成了安東。
畢竟,情況有所不同嗎?安史之亂後,大唐急需收復關山五十州,而此刻,大唐並沒有丟失這些土地,只有安東都護府等邊遠之地喪失了一些土地。
自從大唐帝國與新羅聯軍大敗高句麗之後,大唐便在高句麗之地建立了安東都護府,治所就在今的平壤,統治區域包括遼東半島全部,朝鮮半島北部、吉林西北地區和朝鮮半島西南部的百濟故地,包括今烏蘇里江以東和黑龍江下游西岸,及庫頁島直至大海,面積非常廣闊。
但隨着渤海國和契丹族的強勢崛起,大唐的安東都護府遭到了重大威脅,並不斷遷移治所,上元三年治所遷往遼東城,儀鳳三年遷至新城,萬歲通元年,由於契丹族反唐,大唐朝廷與安東都護府的6路交通竟一度被中斷,開元二年治所遷往營州。
從平壤一直遷往營州,這不僅體現在治所的位置更靠近內地,更反映了大唐朝廷對安東都護府故地的控制越來越薄弱,原本屬於大唐安東都護府的地盤,現在很多都已經不在屬於大唐,或者名義上屬於,但實際根本就無力控制,而且,還要隨時面臨東北各族的反叛。
李安這詩提出收復安東五十州,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是要兵攻打渤海國和契丹族
第二百四十八章 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