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駐桂島艦隊的聯絡官龐權走到王開的面前,向他匯報道:「後方經過了慎重考慮,決定暫時不要借題發揮,以保護台灣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為第一要務,儘量殲敵於近岸之外,並不進行任何登陸性質的作戰。」
總體來說,這一屆班子在很多戰術性的政策和爭鋒場合中,表現得都比較主動和強勢,但實際上戰略性問題上仍舊是走穩健保守的路線。無疑台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之一,而且牽扯複雜、影響深遠,即便是時代和格局已經因為鮫禍災變而出現了重大機遇,大佬們仍舊不想要冒進。
簡單而言,大陸對台島勢在必得,雖然時有發生的兩岸民間爭端,比如張懸事件、茶葉蛋事件等,還是讓左岸的憤青們憤怒不已,但這些其實是在日益頻繁的交流中勢必會出現的狀況,特殊的********導致了很多人易燃易爆。雷霆之勢收復台灣自然是選項之一,不過負面的效果還是很多,造成兩岸人民情感上的割裂,恐怕要重於當年蔣氏發動的二二八事變。
五角眾所說的留島不留人終究只是一時激憤的笑談,兩千三百萬台灣人還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坎。
不過要說大陸是沒有對台策略的那又是無稽之事。一方面,大陸以飛速地發展從而確定對台灣絕對絕對以及絕絕對的國力優勢,並在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發展、國際認同等多領域全面壓制台灣。另一方面,通過經濟影響等手段,不斷給台灣製造各種各樣的小麻煩,奇葩的政治體系使得台灣政治幾乎過不了多久就得出點么蛾子,扁家貪腐案、王金平黨籍案等等等等,都不斷動盪其政治穩定性,從而造成台灣無法專注於發展。
台灣是普世民主政治最為典型的失敗案例,各部會推諉出包不停,而實際性的利民政策卻難以推行成就。台灣的富庶幾乎全部由兩蔣時期的十大建設等一系列政策和項目奠定,而那個時候的台灣是典型的強人政治。
漢奸李之後的台灣雖然光鮮鮮地號稱自己也進步了,成為了民主之國,但是小蔣時代積累起來的財富,「錢淹腳目」的充盈財政狀況一去不復返,大型工程再無建設,「國力」水平再無顯著性提高。
大陸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去撩撥台灣,而且是可以做的很隱秘。台灣人自己就可以作死作得很完美。在可預期的一兩個十年裏,台灣就可能面臨極嚴重的政治經濟窘況,再對比大陸的情況,可能造成更不可預知的後果。
輔以一些可以利用的機遇,兵不血刃地拿回台灣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雖然有人說,台灣年輕人已經徹底去中國化,對祖國的認同感很低。但這種事情是沒有解決方法的,不管怎麼做,他們都這麼想了,異日統治台灣後,可能會出現民間政治的抗爭行動。不過考慮到今日中國對付這種事情已經不怎麼在意,愛鬧你就鬧去好了。待這幫孩子長大之後,自然有生計和未來的問題讓他們愁眉。
另外從實用主義的角度考慮,台灣的收回可能更多是歷史情結性的滿足。經濟上現階段兩岸能做的連結基本上都差不多做到了,ECFA和服貿貨貿的簽訂,順應了世界自由經濟的潮流,即便立刻統一,產生的正面效應也不會太大。特別是秉持一國兩制的情況下,台灣保留較大自主權,能夠利用的東西不多。駐軍和利用台灣的軍事設施可能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利好,不過具體還是看統一時的條件了。
龐權看向王開,問道:「王將軍您怎麼看?」
之所以這麼問,本質上還是因為王開跟海軍的地位是平等的,而雖說後方有自己的判斷,但艦隊還是掌握在王開手中的。怎麼去做歸根到底還是王開說了算。不過即便王開想要「獨走」,可如果沒有後續陸上部隊的支持,他的行動也會遇到很大問題,直接跟PLA鬧僵也是不明智的選擇,特別是王開本身對於台灣也沒有什麼志在必得的心思,這不是他的主要關注點。
他其實也是「慢火」戰略的擁躉,特別是在鮫禍包圍的今天,如果台灣不像大陸低頭,那麼跟日本同樣依靠外部的台灣,日子將會很難過。
「既然這是一場救援行動,我們就當救援行動去做吧。以全速開進,將鮫禍擋在我們的防禦線之外,至少我們還能把這次當成一個火力展示。」王開整了整自己的軍帽,下達了命令。
大艦隊調整了航向,然後全速向基隆附近海域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