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塵洹在思索着,可他這副模樣,讓朱全垨看得心中頗為忐忑,也不知道這胖子心中是怎麼想的。
過得好一會兒,盧塵洹總算回過神來,這幾日為如何攻打水賊,耗費不少心神的他,感官已經有些遲鈍了。剛剛在睡夢中被親兵叫醒,已經很疲憊的他,差點想拔刀殺人。
可當他聽到,有水賊來歸降,還是青龍幫的大當家的時候,盧胖子心中的怒意,突然消失了。別人可能不清楚朱全垨來歸降的意義,但作為一個政治觸覺極其敏銳的人來說,盧胖子知道,打開梁山水泊的第一把鑰匙,來了。
朱全垨此人,先前有案底在身,海捕文書至今還在懸賞榜上。再加上他是梁山水泊中頗有勢力的青龍幫幫主,更是再適合不過了。他歸順朝廷,就是在釋放一個信號,只要你肯投降,朝廷既往不咎。你看看,連青龍幫幫主都被赦免了,他前面還殺了人!剩下那些梁山水泊中的水賊,抵抗之心是不是減少了許多?
有道是,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減少了抵抗,自然能吸納不少被生活所迫,身不由己而從賊的破產農戶。其餘的,只要不是十惡不赦,大體上都能接受他的投降。
不過,這麼大的一件事,盧塵洹其實是沒有權力自行決定的。這就得說說大順有些坑爹的兵權制度了。和對應的宋代一樣,因前朝武人作亂,致使胡人奪了中原江山,太祖一向忌憚武人,雖說他也是武人出身。與正史上巧合,太祖也弄出了一個樞密院,實行調兵權和領兵權的分離。
這還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一個大將領軍出征,他只有軍事上的話事權,至於是否接受敵人的投降。卻沒有決定權!更要命的是,只要是有關政治的事情,你這個領兵大將,什麼意見都不能提。你只要好好領着兵打仗就行了。換句話來說,便是軍政分離。
這樣的制度,已經有分工的雛形了。可問題在於,太祖沒有那個眼界啊,他只是規定了領軍大將不能這麼做。那麼做,卻沒有告訴他,自己要派誰來做。於是乎,有什麼重大的事情,必須要上奏摺請示。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等到皇帝送來旨意,估計在外的軍隊,早就屍骸無存了。古語有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有事急從權之說。可太祖的硬性規定。害死不少人。雖說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大將擁兵自重,但凡事怕過頭,一件好事過了頭,也會變成壞事的。
再說了,哪怕皇帝旨意來得夠快,可皇帝他不清楚戰場的真正形勢啊,一旦判斷錯誤,這個領兵大將,是依照自己的判斷,帶着士卒贏得勝利。犯下違抗聖旨之罪;還是遵從旨意,兵敗身死?
反正自大順立朝以來,這個制度,坑慘了不少有才華的大將。一旦皇帝旨意來了。遵從也不是,不遵從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處於優勢方還好,最壞亦不過是錯過了一場打勝仗罷了。要是處於劣勢方,那便自求多福吧。
這也是為何,短短几十年間。遼國便把曾經天下雄師的大順軍隊,打得節節敗退。自文宗之後,又有哪個皇帝,是真正的文武全才?凡事最怕外行領導內行,皇帝不懂兵事,而指手劃腳的,不敗才是怪事咧!
盧胖子心中還是感激陸承啟的,這個小皇帝看似年幼,辦事起來,卻能設身處地,為臣子着想。這次出征,陸承啟把一切該給的權力都給盧胖子了,因為陸承啟只要一個能讓他體面的結果,起碼這次大規模剿匪,不是一場鬧劇,而是真真切切地為大順肅清了匪患。
正是因為如此,盧胖子的壓力才更大。思索了良久,盧塵洹總算開腔了:「本將雖是主帥,可爾等請降一事,尚需奏報陛下,得到應允方可。不如這般,爾等暫且留在此地,待得陛下旨意下達,才另作打算,如何?」
親兵很少見盧胖子這麼客氣跟一個人講話,對方還是一個水賊頭頭而已,無不大跌眼鏡。
朱全垨更是受寵若驚,連忙說道:「將軍抬愛,折煞在下。在下不過一綠林,哪能擔得起將軍這般客氣?在下這五十八人,任由將軍調遣,卻無怨言,以示我等誠意。」
盧胖子的點兵能力不錯,這也是想做一個領兵大將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俗語都說,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可見點兵能力,是一個將軍必備的技能。
數了一遍朱全垨這些人,盧胖子就納悶了:「五十六人?可你們這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