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
一聲鑼響後,只見樊樓中間的戲台上,一個穿着厚厚黑衣黑鞋的儒雅中年漢子上台了。「啪啪啪」,這人一出現,已經高朋滿座的樊樓里,立時掌聲一片。
「霍四,今個講甚麼?」
「來一段三分!」
「喲,要我說啊,來一段楊家將,不知道朝廷什麼時候再和契丹開戰啊,估計那些邊軍的刀,都生鏽了吧?」
「要開戰也是找交趾啊,你都不知道交趾人,鼻子都扯到天上去了」
霍四手執一把扇子,拍了一下撫尺,笑道:「今日啊,不講三分,也不講楊家將,我要講前些時日發生的事」
「莫不是金鑾殿上的事?」
眾人紛紛猜測,霍四等他們猜偏了好多,才一拍撫尺。這撫尺有點像衙門裏面的驚堂木,也叫「醒木」,是一塊長方形的硬木,有角兒有棱兒,取「規矩」之意,具有嚴肅法堂、壯官威、震懾受審者的作用。「驚堂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開始使用。國語越語中有載:「驚堂木,長六寸,闊五寸,厚二寸又八。添堂威是也」前朝時,這驚堂木只用於官衙,並無圖案,只是為方便起見,將其頂面做成弧形而已。後來為了美觀,在驚堂木上雕刻動物圖案,有龍,有虎,有獅,不一而足。
這此時,驚堂木的使用,因使用人不同,名稱也不一樣。皇上使用的稱為「鎮山河」,以顯示至高無上的權威皇后使用的稱為「鳳霞」,也是非常顯貴的丞相使用的稱為「佐朝綱」,意為輔佐、幫助朝廷安邦定國元帥將軍使用的稱為「驚虎膽」只有普通官員手中的那個小木塊才叫「驚堂木」,乃戲劇或影視中「七品芝麻官」常用之物。其它行業也有類似「驚堂木」的物品:和尚們用「醒木」,說書人持「止語」等等不一而足
為何陸承啟沒有用「鎮山河」呢?這也和大順的官場文化有關。大順不同前朝,很多時候是皇帝的一言堂。大順重視文官,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當然,這個只是說說而已,誰要是當真了,誰肯定倒霉。但大順確實不同前朝那般壓抑,文人也有很多機會施展自己的抱負。而且皇帝的旨意,先是由中書舍人起草,還需要經過二院軍事上樞密院、政治上中書省,廢了三省之後就是內閣了,負責審核的是給事中,如果政令不當,肯定會駁回的。所以陸承啟碰過幾次壁之後,只能乖乖地通過廷議,再起草聖旨。
給事中如對錄黃沒啥意見,便簽署下自己名字,表示審核通過,這叫做「書讀」。給事中若未「書讀」,內閣首輔先簽名,則為「違制」。顯然,中行」、給事中不「書讀」,都對皇帝的聖旨構成了合法的封駁:「凡事合經給事中舍人畢即備錄、錄黃過參知政事給札施行。如不可行,即不書而執奏,謂之繳駁。」
可見,即便是皇帝也不是為所欲為的。當然,陸承啟很聰明,把給事中、中書舍人都換成自己人,那就沒問題了。這個「自己人」,不是無德無才之輩,而是陸承啟經過認真考察,認為是頭腦聰慧,懂得轉彎,還正直的官員。劉庚是其一,孔霖是其二。
因為這種環境下面,皇帝也不需要用「鎮山河」來鎮住場面。若是要「鎮山河」的話,那證明這個皇帝是掌控力太弱,連臣子都不服他。所以這「鎮山河」,被陸承啟丟在御書房裏面,沒有拿出來過了。
霍四的撫尺,肯定不是陸承啟的「鎮山河」那般名貴,要知道這「鎮山河」可是用金絲楠木雕刻而成的,霍四這撫尺,大抵是樟木一類,十分常見。也幸虧大順的政治環境寬鬆,不然的話,單單是擅用驚堂木這個罪名,都夠你受的了。
「啪!!!」
撫尺拍過後,樊樓裏面立時安靜下來。霍四清了清嗓,開腔道:「話說朝會那日,聖上一時心血來潮,與各國使臣伴射於南御苑。遣禁軍入城,嚯,好傢夥。只見南御苑前旌旗獵獵,長槍如林,弓弩如霜,鐵胄銀甲,鼓聲如雷,踏破雲霄,直把那藩國使臣嚇得正襟危坐,不敢言語。聖上笑言:有道是天丁震怒,掀翻銀海,散亂珠箔。六出奇花飛滾滾,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顛狂,素麟猖獗,掣斷珍珠索。玉龍酣戰,鱗甲滿天飄落。誰念萬里關山,征夫僵立,縞帶沾旗腳。色映戈矛,光搖劍戟,殺氣橫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與談兵略。須拚一醉,看取碧空寥廓。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