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州牧祁康豐的日子不算好過,自從他任這個青州州牧後,又兼任了一個轉運使,卻沒有過一天舒心的日子。自小皇帝掌權以來,他便調任青州,先是有梁山水賊流入青州,讓他帶着衙役、捕快滿城搜捕。好不容易消停了一會,大旱又來了。
原本祁康豐不過四十年紀,極有希望在五十歲前觸碰到朝廷中樞。可人算不如天算,一場旱情,差點把他打落十八層地獄,翻不得身。幸虧皇莊大義解救,青州百姓堪堪渡過了最艱難的糧荒時期。這段時日,為了糧食問題,他何曾睡得安穩,吃得盡興?
好不容易這兩日局勢平穩了,他可以在床上躺多一會,再也不用頂着風雪,在田間地頭督促興修水利、翻墾農田,卻不料這天尚未大亮,那衙門外便傳來了一陣喧鬧聲。這人年紀大了,稍有點動靜,就睡不着。祁康豐忍着要罵娘的衝動,戀戀不捨那溫暖的被窩,披起了官服就急匆匆往堂前趕去,一邊喚來師爺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這師爺也是一臉蒙圈,不知道內情。祁康豐整理好官服後,才出了內堂。恰好一股冷風灌來,禁不住打了個哆嗦:「這鬼天氣……」
就在這時,一個捕頭模樣的衙役,急匆匆地趕來,劈頭就說道:「祁轉運使,不好了,商賈鬧事了!」
祁康豐先是眉頭一皺,然後問道:「李捕頭,你且說得詳細點!」
待那李捕頭喘過氣來,才詳詳細細地說道:「來的人多是鄉間老爺、縉紳,還有青州城各大糧商,是來找衙門討說法的……」
師爺疑惑地說道:「討說法,遞狀紙就是了,怎生鬧事了?」
「師爺,要是這般簡單就好了。」李捕頭苦笑一聲,然後解釋道,「他們可是帶着家丁過來的,比衙役、捕快多多了,群情激憤不說,還一個個拿着鋤頭、扁擔,更有甚者,還拿着斧子……」
「械鬥?!」
祁康豐腦子裏突然蹦出兩個字來,嚇得都變了聲調:「他們衝進衙門了?」
「那倒還沒有,畢竟衙門可是朝廷的臉面,要是衝擊了衙門,這不是等同造反嗎?」李捕頭也不敢確定,這些「刁民」可是不講道理的,要是今日衙門不給個說法,他們說不定就真的打進來了。
「他們到底要甚麼說法?」祁康豐聽到還沒有打起來,心中便知道還有救。「唉,真箇是流年不利啊!」
李捕頭臉上怪異:「他們不知道中了甚麼邪,居然要聯名上書朝廷,抗議新政……」
「嘶……」
祁康豐和師爺一聽,都不約而同倒吸了一口冷氣,抗議新政,開什麼玩笑!小皇帝把新政視作禁臠,絕不許別人染指,要是知道了青州的商賈和地主聯合起來了,他這個州牧還能討得了好去?
「不行,要阻止他們!」
祁康豐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個,然後第二個念頭騰起來了:「他們肯定是有備而來,糧商為了賣糧,這個可以理解,朝廷說不定也不怎麼追究,最多就是居中調停。可這鄉紳、縉紳橫插一手,這就難辦了,可是在和朝廷做對啊!」
在祁康豐眼中,這胳膊是拗不過大腿的,你地方鄉紳再厲害,也抵擋不住朝廷施行新政的決心吧?這聯名上書,估計還未曾遞到小皇帝龍案上,監察司的暗報就到了,這不是在給他難堪嗎?
「師爺,這件事你怎麼看?」
祁康豐躊躇無措,不得已求到了師爺。這師爺原是青州人士,見多識廣。當然了,這個廣指的是人脈,不論黑白灰,都要給他幾分薄面。若是有所不訣之事,問師爺就對了。
「老爺,這事必有蹊蹺!」
師爺沉思了一番,然後很肯定地說道:「青州鄉紳,歷來講究禮法,怎會突然糾集家丁,氣勢洶洶地湧向衙門,反對新政?若說新政對鄉紳的影響確實有,但並不大。老爺不是早就貼出告示了嗎,皇莊願以市場價回購田地,來者不拒……」
李捕頭的臉色又是一陣古怪,打斷了師爺的話:「小的去鄉間看過了,那些告示,尚未貼出一刻鐘,便已經被人揭掉了……」
「什麼?!」
此刻不用說師爺了,祁康豐都察覺出了不妥:「全都被揭了?」
李捕頭很肯定地說道:「不論貼出多少,半日之內肯定被揭得乾乾淨淨,
第七百三十一章衝擊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