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荀也知道,跟小皇帝扯這個,扯得再多也沒用。長安現在是京畿,哪能說搬就搬的?又有誰能相信,他真的能看到四百年後的事情?這都是「無稽之談」,有誰是真正信他的呢?
殊不知,他認為最不可能信的小皇帝是真的信了,其他人反而不信。這都是因為陸承啟的「特殊」經歷,誰叫他是經歷過霧霾的人?想來後世長安,環境也是差不多的吧
陳荀告辭出來之後,便拿着陸承啟手寫的旨意,去找將作監監正了。
將作監是大順掌管宮室建築,金玉珠翠犀象寶貝器皿的製作和紗羅緞匹的刺繡以及各種異樣器用打造的官署,油水豐厚的衙門。但現在有了監察司,這些人也知道收斂一些。陳荀早就把英石堆放在工部衙門那裏,不然怎麼掩人耳目?
工部經常修葺一些皇家園林,用奇石造些假山也是正常的事,沒有人會多問。雖然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他向小皇帝獻策的事民間已經隱隱傳開了,但他的手段怎麼施展,還是只有他和小皇帝兩人知道罷了。
去了一趟將作監,找到人手去工部衙門搬運石頭,又分了一部分人去原來芙蓉宮舊址挖出一個池子來。
說是池子,但以皇家的氣魄,這池肯定是大的不可思議的,說是人工湖都不為過。
反正陳荀一連一個月,都專門呆在芙蓉宮,監督那些工匠挖土成池了。這池子也有講究,要深九尺,整個池子方圓恰好是五十丈,這是皇家園林的常規數字,暗合九五之尊。換成後世的單位,也就是深差不多三米,呈圓形,直徑一百五十米左右。池子外面,還要弄成一個方方正正的形狀,這是「天方地圓」的思想,也暗合「天人合一」。
這池子挖好後,沒有立即引水過來,因為正在的核心都沒有開始建造。整個此子的核心,在於三座假山。這不是後世的豆腐渣工程,要是後世豆腐渣工程,那連地基都不用打了,直接用石頭堆砌成假山便是了。但這是皇帝統治時期啊,你敢在皇家園林上偷工減料,這不是壽星公上吊,嫌命長嗎!
這堆疊假山和建造房屋一樣,必須先做基礎,即所謂的「立基」。首先按照預定設計的範圍,開溝打樁。基腳的面積和深淺,則由假山山形的大小和輕重來決定。陳荀是全才,雖然專攻風水,但房屋建築也略懂一些。畢竟作為一個風水師,是要懂得看宅子的。看宅子你也要懂得一些房屋建築之類的知識。在監督工匠立基的時候,陳荀在一旁隨口說道:「假山之基,約大半在水中立起。先量頂之高大,才定基之淺深。掇石須知占天,圍土必然佔地。最忌居中,便宜散漫。掇山之始,樁木為先,較其短長,察乎虛實。立根鋪以粗石,大塊滿蓋樁頭。」
此話一出,這些工匠再也不敢有糊弄之心。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園林假山的堆疊必須從設計出發,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筆先,先確定假山基礎的位置、外形和深淺等,否則當假山的基礎已出地面,再想改變假山的整體形狀,增加高度或體量,就很困難了。一般假山基礎的開挖深度,以能承載假山的整體重量而不至於下沉,並且能在久遠的年代裏不變形的要求為原則。原先假山還要求造價較低,又要施工簡易,但這是皇家園林,自然是怎麼好怎麼來,怎麼奢侈怎麼來了。
陳荀口中說的「樁木」,其實是樁基,這是一種最古老的假山基礎做法。尤其是水中的假山或假山駁岸,用得較為廣泛。聰明的古人早就想到,將樁柱的底頭打到能接觸到水下或弱土層下的硬土層,以形成一個人工加強的支撐層,樁柱在假山基礎範圍內均勻分佈,這種樁稱為「支撐樁」。平面佈置按梅花形排列的則稱「梅花樁」;用以擠實土壤,以加強土壤承載力的,則稱之為「摩擦樁」。樁柱通常多選用柏木或杉木,以取其通直而較耐水濕。
凡有水際駁岸的假山基礎,大多用杉木樁,樁木頂端露出湖底十幾厘米至幾十厘米,其間用塊石嵌緊,再用花崗岩條石壓頂。條石上面再用毛石和英石等自然形態的假山石,佈置美觀。條石和毛石應置於最低水位線以下,自然形態的假山石的下部亦應在水位線以下,這樣不僅美觀,也可減少樁木的腐爛,所以有的樁木能逾百年而不壞。
一座假山,說難不難,但這些能工巧匠,還是堆砌了一個多月,才堪堪完成大半。除了基礎打好之外,皇家園林還要
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