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皇后有喜,貴妃也有喜的事,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半天時間便傳遍了長安城,更是在三日內傳遍了大江南北。原本躁動的人心,倏地被安穩下來了。尤其是當官的,再也不用發愁會不會改朝換代,他們的官位還能不能保住。隨着喜訊傳出,一切都煙消雲散。
哪怕陸承啟「時運不濟」,生了兩個女兒也好,他還這般年輕,總是能生出兒子來的。皇帝有了子翤,代表着大順又能延長國祚,這些官員就不用擔心「失業」的問題了。
當然,前提是你得清廉如水,就算貪贓枉法,也不要給監察司捉住痛腳才行。最重要一點,是不要「尸位素餐」,不然的話,誰都難保得住你。自從小皇帝狠抓官場風氣以來,大順朝廷上下的行政效率提高了不少。再加上皇家銀行為了「開展業務」,竟不惜巨資鋪橋修路,中國有朝以來,政令破天荒下達到了村正鄉里。這也是出於陸承啟的「高瞻遠矚」,他知道為什麼古代的農民這麼容易就被「裹挾」起來造反,是因為他們的信息匱乏,只能聽信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謊言。道路不通,是信息不對等的罪魁禍首。
除了信息不通之外,政令也不通,往往在村正鄉里,一些「大家族」族長的話,比皇法還有用。裏面到底造就了多少冤假錯案,沒人能說得清。更要命的是,信息越不通,財富就越是流不進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道路不通,等於財路不通,哪裏還能富起來?
當然,皇家銀行再厲害,也不可能短時間內修得了這麼多路,不過是京兆府周邊幾個州府的道路貫通鄉下罷了。便是如此,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陸承啟相信,要是他在位三十年,堅持不懈地修路,應該能把整個大順的道路網給打通。當然,一些深山老林、世外桃源之地是去不到的,因為根本沒有那個技術。
陸承啟這幾日的心情更是好得不得了,破天荒第一次缺席了例朝,給文武百官放了半天假。這是人之常情,文武百官也沒有因此事進諫小皇帝。倒是一些正在有事的人,卻急壞了。
這不,在坤寧殿中,高鎬已經幾次通報,內閣首輔徐崇光求見了。
「陛下,國事要緊,臣妾並不覺得有甚麼,你也不用陪着臣妾,消磨意志的……」周芷若好聲好氣地勸道。
陸承啟苦笑道:「朕難得尋個由頭,給自己放幾天假,梓童就忍心看着朕沒日沒夜地撲在奏摺堆裏面,不見天日?」
這話說得有點誇張了,周芷若是萬萬不相信的。她也明白,陸承啟這是孩子氣起來了,要哄着去才行:「是了,陛下還有內閣,自是不用事事親躬。但是徐閣老為內閣首輔,他要求見陛下,肯定是有什麼他決定不了的事,才讓陛下出面的。想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陛下只要一去,給個主意便是了。」
陸承啟故作嘆息道:「唉,這點小事都決定不了,朕不知這內閣要來何用……」
「嘻嘻,陛下這是得了便宜賣乖,要知道太祖每日夙興夜寐,每每處理政事到深夜,二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哪裏有陛下這般清閒?」周芷若揶揄他說道。
陸承啟洋洋自得:「這是朕用人得當,也是太祖分宰輔之權得當也。」這不是瞎說,大順的宰輔雖然權力也極大,但還有副相、計相,也就是參知政事、三司使在掣肘,更是不能沾染兵權,兵權統歸樞密院。雖然後來改制,但這種分權的思想,一直延續了下來。到了陸承啟親政後,更是直接裁撤宰輔之位,設立內閣,更是將權力分散開來了。
「是了是了,快去罷,莫要徐閣老等急了……」周芷若好說歹說,才算是把陸承啟哄出去了。
陸承啟被「轟出來」後,耍帥地一手撐開摺扇,嘆息道:「想偷個懶都不行,做皇帝難啊……」
要是旁人聽了,肯定內心誹議,說他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做皇帝,天下都是他的,好東西用着,好女人享受着,他卻在這裏說「做皇帝難」?要是可以換個地位的話,天下所以人怕都搶着跟他換了。
陸承啟意興闌珊地出了坤寧殿,擺駕前往垂拱殿,尚未進門,便看到徐崇光焦急地在殿門前走來走去,一副焦急的模樣。
「徐卿,出了甚麼事,怎生急成這般模樣?」
陸承啟有些好笑,不待徐崇光說話,便先一步跨入了垂拱殿之中:「徐卿進來說
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