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龍城下,如同欽州城一般,一片狼藉。
所不同的是,盧塵洹幾乎毫不費力,便憑藉着威猛絕倫的子母炮,攻破了升龍城。升龍城的守軍,尚未明白怎麼回事,禁軍已經衝殺進來了,與守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
「還是監察司厲害,居然提前給出了安南皇宮的所在,六十炮轟過去,也不知道那李日尊有沒有被打死?」鄒游在甲板上,略微嘆息地說道。「只可惜我們的戰船,禁不住連續的重炮,每艘戰船只能打一炮,算起來不過打了六十炮而已。要是再有三個六十炮,說不定就把李日尊給逼降了。」
盧塵洹冷笑一聲,拿出一張絹布,斬釘截鐵地說道:「安南人狼子野心,豈會輕易投降?鄒大教習,想必你沒看過這露布吧?」
露布,一般是泛指佈告通告之類,比如說安民告示,也屬於露布的一種。國與國之間的交戰,往往會寫露布,向己方、敵方百姓宣揚出兵的「正義性」。鄒游作為皇家軍校的「高材生」,肯定是知道露布是什麼的。
盧胖子把露布丟給鄒游,鄒游攤開一看,輕聲念了出來:「天生蒸民,君德則睦君民之道,務在養民。今聞順主昏庸,不循聖范,聽貪邪之計,作新政助役之科,使百姓膏脂凃地,而資其肥己之謀。蓋萬民資賦於天,忽落那要離之毒,在上固宜,可憫從前,切莫須言。本職奉國王命,指道北行,欲清妖孽之波濤,有分土,無分民之意。要掃腥穢之污濁,歌堯天享舜日之佳期。我今出兵,固將拯濟,檄文到日,用廣聞知。切自思量,莫懷震怖。這……這簡直顛倒黑白,無恥至極!!!」鄒游雖只是稍稍識字,文采不算很通。但還是看得出這篇文誥的主要意思是譴責大順皇帝昏庸,變法誤國,大順百姓處在水深火熱的黑暗統治之中,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甚至想吃一頓飽飯都難。因此,李朝統帥李常傑指揮光輝燦爛的李朝軍隊,要掃清大順天空的陰霾,給大順百姓一個堯天舜日的幸福生活。所以,大順的百姓不要害怕,打開大門歡迎李朝軍隊。
鄒游氣得目眥盡裂,正想把這露布撕了,卻被盧胖子攔住了:「作甚?這可是我們出兵的佐證,你撕了,我還不知道去哪裏找!」
盧塵洹的意思很明確,這露布上可是蓋着李日尊的印璽,這麼好的證據,去哪裏找?他們為什麼出兵,還不是因為看了這露布,義憤填膺,才決定出手「討伐」交趾的麼?
鄒游也不傻,很快便領悟了:「指揮使說得是,是我魯莽了。」
盧塵洹把這露布交由親兵貼身收好,才拿過自己的馬槊,意氣風地說道:「走,進升龍城,找李日尊算賬去!」
鄒游點了點頭,也從親兵手上接過了一杆裝着刺刀的洪祥式步槍,跟着盧塵洹跳下新式戰船,跟在禁軍衝鋒集團,一路暢通無阻地進入了升龍城中。
升龍城不愧是交趾的京都,繁華程度與別地很是不同。便是相比起大順偏遠地方的州府,似乎也要好上一兩分。但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在兵災之下,再繁華的市井,也不過是淪為焦土的份。
升龍城主街道兩旁的商鋪,被子母炮轟得七零八落,早已不見往日盛況。
青石板的街道,隨處可見散落在地的,已經變了形的炮彈。
被誤殺的平民,在街頭哭喊着。一些死去父母的孩子,無助地嚎哭。鄒游看着這一幕人間慘劇,竟有些同情的意味,正想過去,卻被盧胖子叫住了:「想想前些年欽州、廉州和邕州後世南、寧,多少百姓被交趾大軍弄得妻離子散,家財盡散?多少勞力被生生擄到交趾,為奴為婢?鄒大教習,收起你的菩薩心腸,可曾記得慈不掌兵,義不掌財?」
鄒游愣住了,盧胖子沒有理他,而是徑直往皇宮方向走去,一邊走還一邊問道:「捉到李日尊沒?」
「回稟指揮使,未曾見到過偽帝!」
盧胖子皺着眉問另外一夥禁軍,還是得到了同樣的回答。一路問下去,都是相同的答案,心中已經有些明了:「這次雖說是突襲,但前後打了近一個時辰。李日尊這老小子也不傻,明知道打不過,還不跑?」
鄒游也跟了上來,提議道:「要不問一下安南的百姓?」
盧胖子沉思了一會,緩緩地說道:「不必了,李日尊肯定逃了,我們只是集中兵力攻打東門,升龍城西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