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畔一直等了近一個時辰,都沒有人來。
要說心中不慌是騙人的,上輩子並沒有發生這件事,甚至她從未見過老太妃的面。只是聽說她老人家喜靜,也從不管王府里的事情。但每個月老太妃會進宮一趟,陪太后說說話。論到這個家中最後話語權的人,其實正是這位不顯山不露水的太妃娘娘。
她深知這是福王妃對她的考驗,但也是她的機遇。若是能讓太妃喜歡,往後便能在福王府立足了。從這一點來看,福王妃應該是完全明白了她的意思,並且表現出了支持的傾向。這一點讓眉畔鬆了一口氣。
既然是考驗,那自然不可能輕鬆度過。眉畔一開始還有些憂心,後來看着佛經,就連那一點兒焦躁也都漸漸散去了。她要跟元子青在一起,自然想要得到他家人的支持。這些都只能靠自己,擔心着急也是無用,不如順其自然。
畢竟就算是眉畔自己來選,也必然是更中意處變不驚,淡然大方的人,而不是因為多等了一會兒就驚慌或是着急的姑娘。
幸好手邊還有兩本佛經,想到王妃本來就是打算讓自己來給老太妃念經,眉畔便毫無心理障礙的看了起來。
到了後來,她甚至沉浸到了佛經之中。
如果眉畔真的是個十三歲的姑娘,對於佛經恐怕不會有多大的興趣。但眉畔不是。她上一世活到了將近三十,後半生中一多半的時間都是青燈古佛為伴,佛經甚至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其熟諳恐怕會令大多數人吃驚。
回到十三歲之後,因為是藉助在叔父家中,張氏雖然好做面子,也不會想到要替侄女準備這些東西,所以眉畔還是第一次摸到佛經,感覺像是碰到了老朋友,陌生中攙着欣喜,一不小心就入了迷。
所以她並不知道,老太妃並沒有在小佛堂念經,而是就坐在屏風後觀察她。
或許一開始老太妃只是想在她沒有察覺到的情況下查看一番,對她有個大致的印象。但後來見她沉浸在佛經之中,便索性沒有出去打擾。
所以說起來,是誰在等誰,也是一筆糊塗爛賬。
直到眉畔覺得脖子有些酸疼,終於放下了佛經,老太妃才微微頷首,由人扶着進了內堂,然後自有婢女出來召眉畔進去拜見。
眉畔對老太妃的第一印象很好,慈眉善目,溫聲細語,一看就讓人親近。
其實福王府這一家人都很好。眉畔想起自己上一世的經歷,確定了這一點。那時她最後沒有跟元子青走到一起,其實多半是兩人之間的問題,元子青身體不好,所以不敢接受她,而她自己也沒有那麼堅決。反倒沒有承受過什麼外界的壓力。
眉畔雖不知福王府對自己是如何看待的,至少沒有人站出來反對過。
這也是她如今對這件事情極有信心的原因之一。只要自己能夠下定決心,說服元子青,就不會再有其他的東西阻礙兩人了。
老太妃上上下下將眉畔打量了一番,視線直白卻不讓人難受,而後笑眯眯的稱讚道,「這姑娘瞧着真是讓人喜歡,王妃的眼光,是越來越好了。」
「那是王妃孝順,知道太妃的心意呢。」站在一旁的老嬤嬤應道。
老太妃點點頭,朝着眉畔招手,「好孩子,過來,走近些讓我瞧瞧。」
眉畔便依言走過去,在太妃身前跪下,然後略略抬頭,好讓她看得更清楚些,但視線卻不與老太妃對視,只微垂了眼睛,目光停在老太妃下頜處。
老太妃看了一會兒,嘆道,「是個好孩子。我老了,眼神越發差了。前兒跟王妃說起這事,她說要找個好姑娘來替我念經。我本是不應的,年紀大了,什麼事都要小輩照顧,令人不快。不過今兒見了你,我心裏就高興了。」
「謝太妃厚愛。太妃千秋萬壽,能夠在太妃身邊服侍,才是眉畔的福氣呢。只盼着能得太妃一兩句指點,便受用不盡了。」眉畔笑着應道。
「好,那你就在我這院子裏住幾日。念經也就罷了,你還年輕,別傷了嗓子才是。倒是我前兒得了一本經書,是個孤本,原要送進宮裏去給太后娘娘,只是心裏捨不得。你來了倒好,替我將這經書抄出一份來。原本便送進宮也無妨了。」老太妃拍着她的手道。
眉畔點頭應是。
老太妃又道,「說起來,那經書
第8章登堂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