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古代的女人們雖然講究笑不露齒言不高聲,但湊在一起的熱鬧程度卻絲毫也不比桃華上輩子遜色。
蘇老夫人的壽辰,早就說了不收重禮,禮既送不進來,多說幾句好話那就是必須的了。桃華坐在那裏,聽着那一篇篇的恭維話兒花樣翻新,不由得也要感嘆一下漢語的博大精深了--這許多人,居然沒什麼重複的。有一家帶了個男孩子來,瞧着頂多也就三四歲的模樣,就在水榭里長篇大論念了至少一百多字的祝壽詞,句句引經據典。相比之下,她教柏哥兒的那兩句大俗詞兒,簡直被人家比到溝里去了。
蘇老夫人喜歡孩子,等那孩子說完了,便叫人拿了塊三元及第的玉佩來給了他,又叫到身邊來,摸着臉問了幾句話。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在這孩子身上,頗有幾個人露出點兒後悔的意思,大概是悔恨自己怎麼沒想到帶個孩子來拜壽。
一般年紀這樣小的孩子,出門作客是不大帶的。除非是親戚或真正的通家之好,否則萬一孩子頑皮哭鬧起來,倒擾了主人家。
李主簿太太看蘇老夫人將那男孩子攏在身邊,便笑了一聲:」難怪老夫人稀罕,就是我也瞧着怪喜歡的。小孩子雖則時常要鬧騰,可這家裏頭若沒個孩子,還真是有些冷清清的。」
水榭中的談笑聲有一瞬間低了下來,不少人的目光都投到了李主簿太太身上,連帶着她帶來的那個李姑娘也一併接收到不少含意深刻的掃視。接着譚太太就笑了:」可不是呢,李太太這個表外甥長得虎頭虎腦的,又這麼聰明伶俐,我瞧着也喜歡得很。」隨手拿出個荷包來,」沒帶什麼好東西,兩個小錁子拿着玩。雖不及老夫人那個三元及第的口彩好,也是事事如意的。」
事事如意就是把金銀錁子上鑄出柿子和如意的花樣來,取柿與事同音。這都是大戶人家過年的時候預備着給孩子們發壓歲錢用的,用在這裏倒也合適。
譚太太這話說出來,水榭里倒有不少人笑了。到了這時候,李太太的心思簡直已經昭然若揭--先拿個男孩子來引起蘇縣令無子的話題,之後怕就是想把那李家姑娘送進蘇家門了吧?
這主意其實打得也不錯。蘇縣令二十多了仍舊無子是事實,且還算是件大事。蘇老夫人再對兒媳寬容,在後嗣上也不會放任的,畢竟蘇縣令自己就是獨子,若是無嗣豈不絕了這一支的香火?
既然沒有孫子,蘇老夫人見了活潑可愛的男童自然會撩起這段心事,此刻李主簿太太再來敲敲邊鼓,說不得蘇老夫人就想為子納妾了。
方才在廳堂里,李主簿太太瞧着蘇老夫人對自己帶來的這個庶女也頗為親切的樣子,便覺得今兒這事成功的把握又大了幾分。即使這個庶女蘇家看不中,只要蘇老夫人露了納妾的口風,李家自然會想辦法再找合適的人來。至於說此事若是不成,會壞了李姑娘的名聲,李主簿太太卻並不放在心上。一個姨娘養出來的丫頭片子,若不是容貌還過得去,誰會把她當盤菜呢。
只可恨竟被譚太太叫破了這表外甥的關係。其實說起來這表姨表外甥的,也已經是幾竿子才能搭得着的遠遠親了,但一被說穿,就露了她這是刻意安排的底兒。蘇老夫人若是知道這是有意為之的事兒,還看不看得上自家的女兒,可就不好說了。
李主簿太太心念電轉,但看蘇老夫人仍舊笑眯眯地摩挲那男孩子的頭,終究還是決定試上一試:」老夫人知道,我家裏也幾年沒有小孩子的聲兒了,這孩子偶爾見着,倒恨不得抱了家去,只可惜他爹娘不肯答應。如今我只能等着兒子成親,好抱孫子了。」
蘇老夫人仍舊笑眯眯地回答:」是啊,親戚家的孩子再好,總不能抱回家去。」
李主簿太太心裏沒底兒,試探着又道:」其實這孩子的事兒也怪,往往起頭來了一個,就帶出一串兒來。」指着那男孩子道,」我表妹初嫁過去的時候,也是兩三年都懷不上。眼瞅着我那表妹夫就二十多了,家裏頭幾個弟弟都有了兒子,只他沒有,把我那表妹急得不行。後來還是她那婆婆經得多,叫她先納了個妾來。這妾進門半年就懷上了,接着我表妹便有了。後來妾生了個閨女,我表妹便生了個兒子。哪知這一兒子倒好,接二連三的又生一兒一女,這個就是小兒子了。我表妹有時與我說起,還要多謝她婆婆,說這是從別處聽來的說法
16.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