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八娘出閣二日,林依頭一回沒有人陪伴,獨自一人去堂屋吃早飯,其他幾人也因為家裏少了人口不習慣,飯桌上的氣氛頗有些沉悶。//www、qΒ5.c0m\\各人都只埋頭吃飯,很快,張伯臨張仲微兄弟先吃完,起身上學去了,隨後其他人也陸續擱了筷子,準備離去。
方氏突然道:「且慢,先來算算這幾日的賬目。楊嬸,收拾桌子,任嬸,去搬賬本。」她算賬,一向不都是背着人麼,今日怎地要當着人面算,眾人皆不知她葫蘆里賣的甚麼藥,只好重新坐下,瞧她動作。
待得楊嬸收好桌子,任嬸捧上賬本,方氏鋪開一頁紙,提筆開始算賬。林依從未瞧過她算賬的模樣,竟不知她是這般算法,不禁悄聲問楊嬸:「我看城裏那些掌柜的,使的都是算盤,二夫人為何用筆算?」
楊嬸湊到她耳邊道:「二夫人書香門出身,哪裏會使那個,就是用筆算賬,還是嫁來張家後學會的呢。」
用筆算賬,且使的不是阿拉伯數字,自然慢得很,一干人在旁等得昏昏欲睡,好半天,方氏才將賬目理清,喚過林依,叫她當着眾人的面念出來。林依接過紙一瞧,原來是張八娘的嫁妝單子,只不過每樣細目後,添上了價格,她照着單子,一項一項念來,最後報出總賬目,卻是個虧帳,尚欠方氏娘家一位親戚整整十貫錢。
張老太爺聽完,臉色立時就變了,抱怨道:「家裏少錢,你找鄉親們借些也就罷了,怎地向娘家伸手,沒得叫人說我們張家嫁不起閨女。」
方氏起身回話,委屈道:「整個村子就咱們家還算過得,別人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不找咱們借錢就算好事,哪裏還有錢來借與我們,媳婦實在是無計可施,才出了如此下策。」
她講的乃是實情,張老太爺吸吧着青銅煙袋鍋子,不再吭聲。
張梁最是孝順,見不得老父親不高興,忙催促方氏道:「不拘哪裏挪一點子,先把你娘家的帳還清,咱們再想辦法。」
方氏瞄了銀姐一眼,慢悠悠道:「法子倒是有,只不知你肯不肯。」
張老太爺最是操心張家臉面,忙道:「甚麼法子,你儘管說來,我替他作主。」
方氏把銀姐一指,道:「她房裏那些擺設兒賣了,就能換不少錢。」
張梁正欲開口相駁,張老太爺已然點頭:「甚好,就是這樣,她也是我們家的人,該當出把力。」
方氏得了這話,根本不去問銀姐意見,帶了任嬸楊嬸,徑直朝豬圈旁的偏房去了。林依瞧着匆匆跟去的銀姐,暗自感嘆,再厲害的妾室,只要大婦認真計較起來,根本無計可施,連插話的權力都沒有。張梁心裏是偏着銀姐的,卻無奈張老太爺點了頭,萬事孝為先,他只得收起想跟過去的心,取了一本書在胳膊下夾着,陪老父親上山去放牛作耍。
任嬸楊嬸都跟着方氏去了銀姐房裏,原本該她們幹的活兒,就全落在了林依身上。林依去雜物間取了掃帚,開始掃地,先掃堂屋,後掃院子,待得四處都乾淨,再去廚房後頭提了泔水,到豬圈餵豬。
豬圈與銀姐的屋子,僅隔着一堵不厚的土牆,那邊任嬸責問的聲音,清晰傳了過來:「銀姨娘,你在外替二老爺管了足有一年的錢,怎會只剩了這點子,趕緊交代到底把錢藏在何處了。」
銀姐答話的聲音十分平靜:「確是都在這裏,並不曾說謊,二位奶娘若是不信,儘管來搜。」
隔壁一陣翻箱倒櫃,動靜極大,林依暗道,怕是要折騰半日了,她將最後一點兒泔水倒進食槽,關好豬圈門,去廚房舂米。
上午時間過半,方氏還未搜出錢,待在銀姐屋裏捨不得出來,她自持是書香門出身,不願正面與銀姐衝突,只坐在椅子上吃茶,看着任、楊二位鬧騰。她這裏離不得任嬸楊嬸,可就把林依累着了,洗了一大家子人的衣裳,還要做七個人的飯菜,待到她炒完最後一個菜,已累得直不起腰,而這時,銀姐的房門,還緊緊關着,方氏三人沒有任何想要出來的跡象。
張老太爺和張梁照例是在外面吃了,中午不回來,但書院裏的張伯臨張仲微總要人去送飯,林依想了想,走去銀姐房門口,隔着門問道:「二夫人,該去書院送飯了。」
這話很是奏效,房門立時就打開了,方氏吩咐楊嬸去送飯,又道:「咱們也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