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嬸洗完碗,起身去餵豬,林依幫着她把泔水桶拎到豬圈,再回房取了毽子揣起,但她並未直接進城,而是先走到了隔壁李三家去。\www、qb5.c0m/李三家窮,僅有三間茅草房,前頭用個籬笆圍起,李三大概下地去了,僅有李三媳婦坐在籬笆院子裏搓草繩。鄉下院子,照例是敞開的,林依不用敲門,直接走進去,打招呼道:「三嫂子,搓草繩哩,我正要去城裏,可有物事要我捎帶回來?」
李三媳婦手下不停,抬頭道:「連肚子都填不飽,哪有閒錢買物事。」林依搭話未成,想了想,撿起一根麻繩,道:「我替你把麻繩帶去城裏賣了?」李三媳婦笑道:「城裏人哪兒會買這個,自家使用罷了。」又一句話被堵死,林依正感失望,想要另尋由頭,李三媳婦卻似想起甚麼,進屋取了一隻包袱出來,道:「虧得你提醒,家裏最後幾件囫圇衣裳,托你拿去城裏當個死當。」
林依接了包袱,驚訝道:「你們衣裳本就沒幾件,全當了,穿甚麼?再說這當的錢,夠過幾日的?」
李三媳婦苦笑道:「能撐一日算一日,田還沒找着買主,不當衣裳能當甚麼。」
林依瞧了瞧她那三間屋子,一眼能瞧到低,確是無甚可賣,她暗嘆了一口氣,順着話問道:「近日買田的人不是很多麼,怎會沒賣出去?」
李三媳婦指了指遠處,嘆道:「價錢沒談攏撒,我們當家的要價三貫錢,別個嫌貴。」
林依旁敲側擊這一會兒,終於打聽到了田畝價格,便道了聲告辭,夾着包袱朝城裏趕,一路上暗忖,張家以前買地時,她在旁聽見過,價最低的田也要二十貫,就算現在遭災,地價賤,恐怕也得十來貫才拿得下來,而李家的地卻只要三貫,實在算不得貴了。
林依到了城裏,先把李三媳婦所託的衣裳當了,再尋到收毽子的店鋪,將兩隻毽子賣了十二文錢,又向掌柜的打聽牙儈的所在。那掌柜的見她賣毽子沒有討價還價,心裏高興,便為她指了個道,稱:「那丁牙儈最是守信,從不耍手段的。」
林依歡喜謝過他,順着所指,尋到丁牙儈,道:「我有個姑姑,寡居多年,新近又死了兒子,老來無依,想將幾個錢買畝地,又怕族裏奪了去,因此不敢自己露面,只托我來尋牙儈,代為買賣。」
這番話講得合情合理,加之她本身年紀尚小,丁牙儈不曾有疑,請她坐了,又命個小丫頭上茶,問道:「可有看中的田?」
林依比劃着,道:「那邊村裏有戶叫李三的,正要賣地,我姑姑想去買了來。」
丁牙儈聽了這話,卻擺手道:「李三家我曉得,前幾日才去打聽了來,他家地太貴,不合算。」
林依故意問道:「他家賣幾多錢?」
丁牙儈伸出三根指頭,道:「三貫。」
這話與李三媳婦所言對得上,林依暗道,掌柜的不欺她,丁牙儈看來的確不是個奸詐人。她託了所謂「姑姑」的名頭,問出心中疑惑:「我姑姑以前買的地,最低也要二十貫,李三家只要三貫,怎地還嫌貴?」
丁牙儈哈哈大笑:「你姑姑定是個不管家的,李三家的地,一年只收得八斗糧,你說三貫貴不貴?」
林依明白了,果然是一分價錢一分貨,不過她一共只有五貫余錢,貧地買了不合算,肥地她又買不起。想到這兒,她有些垂頭喪氣,道:「罷了,我姑姑錢不多,不然也不會看中三貫的地。」
丁牙儈想賺一注中人費,好心提點道:「如今有錢人少,無錢人多,沒幾個有能耐把錢一次付清的,都是分好幾回來給哩。」
北宋也有「分期付款」一說?林依深感意外,問道:「怎麼個分期法,是賣家與買家呀,還是買家與你?」
丁牙儈驚訝道:「不曾想你小小年紀,竟如此聰慧。」他向林依解釋了一番,原來這兩種分期形式,都是有的,若是與賣家談得妥,就是分次付錢與賣家,不用加利息;若是沒談妥,則先由牙儈墊付給賣家,再由買家分期付錢與牙儈,不過這般行事,須得加些利息,讓牙儈有個賺頭。
林依暗自為古人的智慧感嘆了一番,又道:「聽來是不錯,但我做不了主,須得先去問過姑姑。」
丁牙儈點頭,道:「你且回去問罷,我先替你打聽着,若是她還想買,三日後再來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