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是一個很古老的地名,縣名是得自城名,城名是得自山名,山名是以山下植物「竹」、動物「鹿」而得名為「竹鹿」的。n∈n∈n∈n∈,
後來按「竹鹿」之音,曾經分別記之以涿鹿、獨鹿、濁鹿、濁漉、獨漉等許多名稱。
據商末周初,北海結凍了,於是天下大寒。
天氣逐漸變冷之後,竹子這種喜歡濕熱的植物就從這一帶消失了。竹鹿山無「竹」之後,山名、城名以「竹鹿」二字之音亂記了一個時期後,到了春秋之後,便逐漸統一到「涿鹿」二字上來。
「竹鹿山」變成了涿鹿山,「竹鹿城」變成了「涿鹿城」,「竹水」自然早被寫作「涿水」了。
至於「涿」字,當敲擊講。因擊瓦鼓之聲同流水下滴之聲相似,後「涿流水下滴也。從水,涿聲。」
遠古的狩獵人要想捕到鹿,只得派一部人攜弓箭埋伏起來,而另一部人在遠處相對的地方敲擊器具發出響聲,使鹿子受驚向獵人埋伏地方奔跑,最後為獵人所獲。
皮肉俱佳的鹿實在難得,鹿死誰手誰就成了英雄。以後,「涿鹿」就有了其引伸之意諸侯爭霸天下的地方。
李常還在讀書之時就對班超之類的人物極為欽佩,每每讀到班定遠的傳記往往熱血沸騰久久不能平息,只是被老母揍了幾回,又考慮到本性懦弱這才放棄了準備單槍匹馬降服西域的遠大想法。
自從跟着雲崢打了快十年的仗之後,他自覺膽子大了很多,當年在青塘,一驢,一卷書,一個老僕就服了遠寨六部。讓他們納頭就拜,從此結束了大宋沒有彪悍騎兵的歷史。
有了這個功績,李常即便是在朝中並不受人待見,別人卻不得不對他保持足夠的尊敬。
自從北征開始之後,他只不過是一個唐州知府,唐州本來應該是唐縣。因為雲崢在這裏殲滅了兇悍的耶律花塔所部之後,大宋朝廷為了安撫受災嚴重的唐縣,將這個不足兩萬人的縣破格升為州,並且免去了唐州十年的賦稅。
李常是從黃門侍郎任上貶斥到唐州來當一位知府的,地位自然是有天壤之別,不過,這個現象在大宋並不稀奇,朝中重臣因為某件事不心得罪了皇帝或者宰相下放到州府任職乃是家常便飯。
即便是龐籍,韓琦。歐陽修,狄青,雲崢哪一個沒有走過這條道路?所以李常對於得罪王安石最後被皇帝貶斥道唐州當知府心中並沒有多少失落感。
相反,來唐州是他自己要求的,甚至是經歷了一些門路這才獲得了這個職位。
區區唐州知府,下轄之民不過兩萬,那裏能困得住一心想幹大事的李常?
於是,他留下一位幕僚處置唐州公務。自己走了一趟雁門關和雲崢商量了一番之後,要走了太行山強盜的統御權就從此銷聲匿跡了。
很久以前。李常就知道雲崢有一個大計劃,這個計劃的全名叫做「歸心計劃」,真正的實施者是曲阜孔家,還有同居曲阜的顏家,這兩家人利用自己在文壇的地位,在燕州之地大肆的收徒。開壇講課,準備讓這裏的百姓重新拾起對漢種族的嚮往之心,至今已然十年了。
大宋北征開始之後,孔家和顏家撤回來了大量的門徒,同時也留下了許多身懷武技的門徒堅持在北地講學授課。
從一開始。他們講學的目標就是底層的百姓人家,摒棄那些富貴人家的子弟前來求學。
這樣做的目的事實上就是為了製造一種對立的觀念,而不是單純的向天下施行有教無類的教育計劃。
按照雲崢的計劃,所有的北地有產者都是自己將要打擊的目標,因為這些人都是遼人統治下的得益者,他們從出生的那一天就自然而然的向自己的階級靠攏,也就是自動的向遼皇效忠!
大宋在佔領燕雲十六州之後需要的是一片安樂祥和的土地,而不是狼煙四起的邊地,因此,雲崢在雲內州所做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冷酷無情,大軍所到之處赤地千里……
燕州自古就是豪強遍地的場所,遼皇表面上統御着這片土地,但是真正統御每個鄉村的都是些地方豪強,他們或者以宗族姓氏為紐帶嗎,或者以聯盟的形式跨寨聯村結城自保,他們這樣的聯盟形式遠比官府的統治來的嚴密,因此,他們的
第三十四章孔遠達的支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