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東施效顰計安出
「哈哈!」
當看到新一期《武林秘聞》中的消息時,趙與莒忍不住噴了。正在為他收拾餐具的謝道清沒有防備,被他弄得滿臉都是乳白色的液體,趙與莒看了她一眼,強忍着某種曖昧的聯想,揮手示意她下去洗漱。
《武林秘聞》如今是可以同《大宋時代周刊》相抗衡的大報了,不過與《周刊》的相對嚴肅、正式不同,《秘聞》是地道的小報風範,總少不得拐彎抹角玩那些譁眾取寵的把戲。
比如今日這期頭版頭條,《大宋時代周刊》有個非常正式的標題:淮北蝗災已滅,農田莊稼無憂。而《武林秘聞》則誇大其辭地道:鴨神顯靈,百萬大軍千里調達;雷公發怒,億兆蝗蟲一朝全消。
二者說的都是一回事,便是淮北蝗災被撲滅的消息。這次淮北蝗蟲全滅可以說是多方面機緣巧合,一方面是徐鳳等人的努力,另一方面自淮北去的鴨子大軍——一隻鴨子清晨離開鴨捨出去吃蝗,每天戰果可以達到四百隻蝗蟲,這種速度,與鴨子那笨拙的外表極不相稱。另外就是老天也幫忙,自五月初之後便一直幹了近兩個月的淮北、京東,突然間下了暴雨,雨中還夾雜着鴿蛋大小的冰雹。雖然造成了雹災,但也把出現反覆的蝗災給徹底消滅了。
笑過之後,趙與莒又皺起了眉,他將碗中的豆漿飲盡,站起身來,背着手在屋中來回走了幾步。
周刊與秘聞播的都只是新聞司公開的稿件,在這公開的稿件之後,還有一件事情是公眾所不知道的。因為徐鳳督之過急,險些引起了忠衛軍譁變,若不是秦大石應對得當,只怕今日頭版頭條會換個內容了。
此事怪不得忠衛軍,他們未曾象近衛軍那樣習慣了嚴厲的紀律與嚴格的訓練,驟然間便要他們如同近衛軍般吃苦耐勞,對於散漫慣了的忠衛軍來說實在有些難為。此事只能怪徐鳳,他性子急、功業心重,自己從李雲睿等人的報告中已經知道了,可還是將他派到淮北,故此嚴格來說還是要怪自己。
「這個徐子迅……」
如何處置徐鳳成了一個難題,他險些激起譁變,但畢竟沒有譁變,他這些時日在淮北不眠不休,據說人瘦了一半,累得幾次吐血。淮北蝗災未曾擴散,能支撐到大雨,他徐子迅立有大功。有過有功,如何處置便讓趙與莒覺得兩難了,而且徐鳳的這個性子,如果不經磨礪的話,今後只怕會闖出更大的禍來,可是若刻意打壓,又怕會損了他的進取之心。
義學少年不是真德秀那般理學家,趙與莒對他們沒有個人情感,故此可以用盡權謀。對於義學少年,他還是有一份情感,儘管他儘可能將這份情感壓在心底,以一向冷漠的神情掩飾,可他內心深處,還是希望義學少年能夠和他一起,將這個國家推上快速發展的軌道。在萬事俱備之後,他能與義學少年們重回到山莊,吟賞煙霞共享富貴。
但這個路途之中,又不可避免地出現折損,若是象王鈺、章渝等人那樣死去,那趙與莒心中還有個想念,可若是因為自家胡作非為而走上岔道……
想到這裏,趙與莒悚然一驚,義學少年是他的人才儲備,同時也是他最可倚重的力量,自己登基為天子之後,他們除了一如既往的忠誠之外,對於未來肯定有了不同的期待。而且,他們自暗中浮出來,走向明處,由於他們與自己的關係,免不了受到有心人的注意,或打壓攻訐,或收買分化。
這才是真正動搖自己根基的事情。
在秦大石的奏報之中,並沒有提及徐鳳與羅安瓊的衝突,對於忠衛軍的險些譁變,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解說了一番。雖然提出徐鳳為人急躁須得天子磨礪,但也僅此而矣。
「秦重德倒是個厚道人……」
秦大石雖是不說,卻不意味着趙與莒不知道,除了秦大石的奏報外,他還有另外的途徑。趙與莒深居深宮,想要知道外界的消息,就必須多拓渠道,目前他可以通過報紙來了解市井新聞,可以通過地方官府來掌握各地動態,這些都是明面上的消息渠道。除此之外,霍重城掛在職方司下的游手組織,對於臨安城中的動態和臨安附近動態,也是有所掌握;通過流求銀行,耶律楚材將大宋主要經濟區的情況傳到趙與莒這裏來;除此之外,李雲睿在軍中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