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一躍升至顧祝同、劉峙、錢大均之上。
經過兩次東征後,廣東統一。蔣校長更加倚重何應欽,將黃埔教導一、二團擴編為2個師成立第一軍,自任第一軍軍長,何應欽任第一師師長。北伐後,蔣任總司令,何應欽升任第一軍軍長。
他們本是最親密的戰友,可是蔣校長最信賴的何應欽,卻在兩個關鍵時候沒有站在蔣介石身旁。
1927年,蔣介石頭腦發熱,強令北伐軍冒進,結果在徐州被孫傳芳殺了個大敗,蔣不反思自己,為了威信,殺了第10軍軍長王天培(貴州人)當替罪羊。要知道,當時的軍長一職,地位非常高。劉峙、顧祝同也不過才是個軍長,衛立煌、陳誠,那時候不過才是個師長。王天培被殺,結果引起了何應欽的不滿。
李宗仁、白崇禧藉機發難,蔣介石被新桂系逼宮,無奈而嘆:「既然如此,我蔣某人還是走開好了!」
白崇禧立即接過話:「為顧全大局計,總司令離開一下也好!」
聽罷,蔣介石倒吸一口涼氣,環顧四周卻沒有一個為自己說話的人,他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何應欽,何應欽亦默不作聲。蔣介石第一次看清了自己在親密戰友心中的位置。
1936年底「西安事變」,西安事變蔣介石被扣後,時任軍政部長的何應欽不但沒有拯救蔣介石的想法,反而以救援為名,調遣中央軍準備與西北軍、東北軍兩大軍系開戰,借戰端取代蔣介石。
事後蔣介石得知此事大為光火,便逐漸的疏遠了何應欽。由於何應欽是貴州人,而出身黔軍的中下級軍官多為何之學生(何應欽曾任貴州講武堂教育長、校長)。這件事發生後就影響了黔軍復起的機會。事發後部分黔籍軍官認為前途黯淡,便紛紛辭職回鄉,這又進一步的削弱了黔系勢力。
但何應欽在中央軍系統葉大根深,劉峙、顧祝同都屬於何應欽系統,徐庭瑤長期擔任劉峙的副手(劉峙是第2師師長時,徐庭瑤是第2師副師長。劉峙是第1師師長時,徐庭瑤又是第1師副師長),更是唯何應欽馬首是瞻,蔣為了消弱何應欽的勢力,此後極力扶持陳誠來抗衡何應欽。
徐庭瑤是何應欽系統的大將,而杜聿明是徐庭瑤一手提拔的,陳誠想把杜聿明趕出第五軍,何應欽能不急嗎!
第五軍(新編第11軍)剛成立時,何應欽保舉杜聿明出任軍長,蔣介石不同意。何應欽又保關麟征出任,蔣介石同意了,關麟征不願意去,關麟征推薦張耀明(黃埔一期生),蔣介石和何應欽都不同意。最後折中,徐庭瑤兼任軍長,杜聿明任副軍長,代理軍長。
俞濟時,浙江奉化縣城奉南村人,蔣介石的外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留任蔣介石侍衛。1931年任中央警衛師副師長,警衛軍第二師師長,第八十八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七十四軍軍長兼五十八師師長,1938年6月任第三十軍團軍團長,兼第七十四軍軍長。1939年1月任第二十集團軍副總司令,不久轉任第十九集團軍副總司令,兼任第五軍軍長。
俞濟時勇猛忠誠有餘,智謀不足,74軍58師師長馮聖法(黃埔一期)不願屈居新任軍長王耀武(黃埔三期生)手下,而求俞濟時把自己及部隊調走,俞濟時於是暗中運動把原來的老部屬五十八師劃歸自己第五軍節制,不料被王耀武識破,王耀武狠狠的向蔣介石參了俞濟時一本。
正在陪同白崇禧校閱第五軍的徐庭瑤聽到命令後,非常氣憤,徐庭瑤比較謹慎,從來不坐飛機,正好白崇禧要返回重慶,徐庭瑤便搭白崇禧的飛機同回重慶,
徐庭瑤,號稱「中國裝甲兵之父」,和何應欽一商量,向蔣介石請求撤回俞濟時的任命。
1926年,杜聿明在武漢張治中學生兵團任連長時,武漢正發生「血花劇社」事件。張治中會見杜聿明時,問杜聿明對此事件有何看法。他說:「我反對血花劇社有人提出反蔣的口號,我認為反對校長就是反革命。此中定有人搗鬼。不過我們國民黨的處理也有不當之處,這種小事不必弄成慘案,搞得輿論譁然,不利於革命。」張治中連連點頭讚許,並提醒他,現在外面思想情況很複雜,一定要有自己的堅定信念。不久,蔣介石剛發動「四一二「政變,武漢展開的批「蔣」運動,杜聿明組織自己的兵在私底下抵制,被關了起來,當
五天之驕子機械化第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