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太君雖然是漢人,因為生在四大家族的輝煌時期,她自幼就是焦點人物,知名度極高,往來的小夥伴都是權貴之家的姐兒。與她關係特別好的有三人,其中之一還是滿族八大姓之一,富察家的女兒,她們感情極好,只是在嫁人之前出了意外,事是對方做的,卻被栽贓到史太君身上,虧得挽救及時,否則就要污了清白。富察氏當時應該站出來的,小姐妹的情誼是真,在滿洲卓姓大族的體面以及八大姓的尊嚴面前,她退縮了,往後就沒再往來,之後都嫁人生子。
滿洲豪貴之家互通姻親,富察氏嫁的是索綽羅氏家的公子,生了二子二女,她沒史太君這麼高壽,在臨終前將這件惦記了半輩子的事情託付給長女,這位姑娘也是個能人,她嫁給安親王岳樂第十七子經希,剛進門的時候對方還是貝勒,沒多久就封了郡王,封號僖。安親王岳樂與孝懿皇后是同一年死的,之後經希就以父罪降為鎮國公,索綽羅氏同大老爺一般年歲,如今是鎮國公夫人。
索綽羅氏是安親王岳樂的兒媳,八福晉郭絡羅氏是岳樂庶出第七女與明尚額駙所生,別看皇子福晉身份尊貴,按照輩分算,她還得稱索綽羅氏為舅母。岳樂的兒子雖多,半數都夭折了,長成的真不多,正是因此,相互之間親緣深厚,沾八福晉的光,索綽羅氏同宜妃頗有私交。
這位鎮國公夫人曾找過史太君兩回,她是個爽快人,上門就直接說要還額娘的舊賬,希望她老人家在地底下能夠安心,那時岳樂還沒死,索綽羅氏是郡王福晉,威風八面,登門以後直接說只要史太君能提出來,她能做到,全都答應。
她好,史太君也不差。
那時榮國公賈代善還在,四大家族尚未顯敗落之勢,身為榮國公夫人,史太君很有底氣,就說前塵舊事她都忘了,只願隨風去,不需要郡王福晉替母還債。賈代善死前索綽羅氏找過一回,死後又來了一回,都沒讓史太君鬆口,求上門讓人提要求對方還不答應,她憋氣得很,更多的還是愧疚,這是額娘在臨終前交待她的,無法完成她百年之後如何面見親娘?
頭幾年,賈赦在外頭鬼混,賈政做從六品工部員外郎的時候,史太君都沒去找她,如今長子已經是萬歲爺冊封的天師,名動京城不說,已經朝着全國在擴散,她覺得那事已經沒戲了,不曾想,在這節骨眼上,史太君派人遞了手信過來說她有事相求。
索綽羅氏出身在卓姓大族家,嫁的是親王之子,什麼場面沒見過?她對人心也有相當的把握,想想賈家最近發生的事,差不多就明了了。要是前朝事,不會由史太君出面,賈恩候是權貴們巴結討好的對象,同阿哥們私交甚篤,在萬歲爺跟前也有發言權……在堅定的拒絕了兩次之後,她竟低下頭來求自己,而不是找更好說話的大孝子賈恩候。
為什麼?因為她想做的事情,爺們不便插手。
這樣想範圍就很狹窄了,很重要的,同女子相關……只能是宮裏春貴人的事。
渾水不好趟,不過這回要是拒絕了,以後或許都不會有完成額娘遺願的機會,索綽羅氏稍微思考之後就決定見一見史太君,信上只有簡單的幾句話,並沒有說明內情,對方的意思是若她還願意對賈家伸出援手,那麼就約個時間碰頭仔細說。索綽羅氏的回信只有一句話而已,某日某時某地方,不見不散。
得到這樣的回覆,史太君就安心了,她將老二說的話細想了一遍,理清思緒,如約在索綽羅氏陪嫁的首飾鋪子後面同她見了面。雖然都是八面玲瓏之人,剛碰頭的時候,她們都還是挺尷尬的,榮國府的牌匾雖然撤了,史太君還是一品國公夫人,同對方平起平坐,考慮到是自己求人,她率先打招呼,索綽羅氏也笑着迎上來:「您與我額娘是閨中密友,算是長輩,這麼客氣做什麼?」
史太君沒有接這句,因為少女時期的意外,她與富察氏就斷了往來,說至交那是笑話。對方覺得對不起她,在臨終前交代女兒還債,史太君的確有感動,不過交情斷了是很難再續的,就算她嫁了大學士,生的兒女都出息,那也不足以讓史太君放棄原則腆着臉湊上去。
這回是真的沒辦法。
大兒子是成大事之人,不當插手婦人之事,貴人娘娘是二房出的,按理說這事應該由老二兩口子想辦法解決……怎麼看他們都不像是能處理這種問題的,自大徹大悟之後,
第096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