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正豪一到家,媽媽邁着一雙小腳走到兒子面前,兩手捧着兒子的臉;「我的兒唉,兩個月不見,你瘦多了。好好的書不讀,學哪樣鬼武啊!」汪子嵩見兒子雖然瘦了些,卻精神多了。他笑呵呵地說;「瘦點好,瘦點好,人顯得精幹了。你這個老太婆,我說不讓他去嘛,你又說他這點願望都不讓他滿足,當哪樣父親?讓他去學了,人瘦一點,你又心疼。唉,女人,你們女人,咋個這樣難對付啊!」他問兒子,「咋樣?還造應吧!」汪正豪喝了幾口水,坐下來說;「他們對我都很好。就是吃不上肉。媽,今天有肉吃吧!」老太太看着兒子,笑着回答;「有啊。今天曉得你要回來,老早就叫人上街買了雞、魚、豬肉,夠你吃的!我的兒唉,和那些道士在一起,能吃到哪樣好的啊!」說着說着,又心疼起兒子來。正在這時,大兒子汪正清回來了。大學開學早,他已經去報到了。兄弟倆相差5歲,從小就很親密。哥哥見弟弟回家,很是高興,拉了汪正豪的手,到他們的書房裏聊天去了。一家人可謂其樂融融。
老太太姓杜,小名桂花。嫁給汪子嵩後,是為汪杜氏。她出身書香門第。父親在省城中過進士。家裏頗有資產。當年汪家請人上門提親,媒人回來說,杜家小姐人長得好,園臉,彎彎的眉毛,櫻桃小口。尤其是一雙腳,真真的三寸金蓮。汪家就同意了。新娘娶進門,鬧過房,新郎揭開新娘的蓋頭,發現新娘並沒有媒人說的那麼好、那麼美,但也不醜。再看那雙腳,確實是三寸金蓮。這在當時,是美的一大標準呢!汪子嵩繼承了汪家男人高大、英俊的傳統。兩人相見甚歡。
婚後,先是有了老大汪正清。而後又生了個女兒,不到兩歲害天**折了。兩口子為此很是傷心。三年後,才生了小兒子汪正豪。汪杜氏的生育就此打住。兩口子希望再生個女兒的願望也成為泡影。作為丈夫的汪子嵩倒也罷了。可作為妻子的汪杜氏,卻於心不甘。她多麼希望能有個女兒,可天不遂人願,無可奈何啊!她想,一定是前世作了什麼孽,所以才受到老天的懲罰,讓她一輩子沒有女兒。於是吃齋念佛,想以此求得上天的寬恕,洗去自己身上的冤孽。因此,她對丈夫所做的一系列善事都表示認同和讚許。
要說呢,兩老口也應當滿足才是。兩個兒子除了愛好不一樣而外,還是很聽話的。汪正清一門心思讀書、做學問。心地善良,為人忠厚;小兒子就是靜不下來,讀書差,喜歡拳腳功夫。但也很孝順。
現如今跟過去滿清皇帝時不一樣了,辛亥革命了,民國了。孫中山提倡的「民主、民權、民生」和「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主張是很得人心的。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國家要走向民主共和,誰不高興呢?但卻很難得以實現。天下仍然大亂,戰火不斷,老百姓仍不得安寧。有些軍伐仍然反對孫先生的主張。袁世凱接替孫中山當了幾十天皇帝,死了。老百姓是擁護孫中山的。汪正清總是牢記孫中山的主張,說孫先生才是為老百姓說話的。他要好好讀書,為老百姓做事。父親給他講了多次,要他大學畢業後子承父業。他就是不願意。說要自謀職業。
汪正清到文興中學教書。汪杜氏很是牽掛。路遠,交通不便。兩個老的不可能到文興去。汪正清結婚前回來一次,結婚後回來過兩次。
那次他帶了媳婦朱必惠回來,全家人很是高興。媳婦不僅人長得好,而且孝順。一到家就對兩個老的問寒問暖,做這做那。汪杜氏很喜歡的。要說不太滿意的地方,那就是腳大了些,肯定是小時候沒有按規矩包裹。當然,都民國了,不那麼講究了。老太太親自邁着小腳,拉着媳婦到街上給她買了一枚戒指、一對耳環。要走時,汪子嵩找兒子和媳婦談話,了解他們的經濟情況,說要給他們在文興買棟房子,汪正清堅持不要。說不必不必,他已用自己的工資買了一小棟,雖然小一些,但夠住了。他要父母留點錢,照顧好自己的生話。從這以後,汪正清一家就很少回省城。
汪秋平12歲了。爺爺奶奶都很想念孫女。他們都老了,行走更不方便了。只好叫汪正豪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