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看到地方坐大了,制衡方是他的立場。
本來對於穩固中樞的權力來看,府兵制是最好的兵制,因為在府兵製作為主戰兵力情況下,無事時大軍不能集結,自然就沒條件形成軍閥,無法威脅京師權力。可是每當一個王朝發展成熟之際,伴隨而來就是土地兼併,自耕農會越來越少,導致府兵兵源戰鬥力每況愈下……唐朝還算好的。
薛崇訓的設想就是藉口改變這種士人都知道的現狀,來達成控制長安兵權的目的。他的主要目的當然不是強國強兵,爭權奪利才是重點。沒辦法,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從張說的言論看來,張相公也是充分領悟到上方的意圖的,薛崇訓一聽他一副為國為民的論調,心裏就忍不住一陣歡快。
不過在要緊的地方薛崇訓還是提醒道:「給都督府兵權,同時也要防止尾大不掉,讓他們專心掌兵,決不能染指地方衙門的財政和稅賦……」
張說抱拳道:「晉王所言極是,我等理應想到此中關節,變法時須得反覆斟酌。」
這時劉安又說起了賦稅變法,雖然變法還在準備階段,尚未正式頒詔,但是兵部要擴大「官健」,財政開支顯然要大幅增加,開源節流也必須同時進行。
劉安先提出了一系列開源節流的辦法,然後重點說兩項重大的戶部革新設想:鹽政、糧政。
「榷鹽法,凡新舊鹽民,皆登記造冊,編入亭戶戶籍,隸鹽鐵使,免其雜徭,專事煮鹽納官,盜煮私販者論以法;於山海井灶出鹽之地設置鹽政機構,小者為亭,中者為場,大者為監,收榷其鹽。官收之後,將鹽稅加入賣價,寓稅於價,後轉售商人;商人於繳價領鹽之後,得以自由運銷,所過州縣不再徵稅,遠鄉僻壤商人罕到之地,官設常平鹽以濟其缺……」劉安胸有成竹地說道,「新鹽法即十字:民制、官收、官賣、商運、商銷。」
說罷一向謹小慎微低調保守的蕭至忠也是讚不絕口,其他人也頻頻點頭稱讚。
劉安一時有些忘形,洋洋得意地說道:「國家榷鹽糶於商人,商人納榷糶於百姓,則是天下百姓無貧富貴賤皆已輸錢於官矣!由是財政充足,張相公欲增十萬兵也不在話下。」
張說有了弄錢的法子,也是頗為興奮,「天下理財之輩,無出劉相公之右。」
竇懷貞也急忙抓住機會拍馬:「當今朝廷人才輩出,國富兵強指日可待,晉王慧眼識才最是功不可沒。」
薛崇訓哈哈一笑,並不對正事置評,只用關心的口氣對劉安說道:「劉相公的眼圈都是黑色,這段日子辛苦了。你對國家的功勞,青史上定然會有地方寫的。」
劉安故作謙虛,也急忙吹捧薛崇訓:「晉王前年改漕運法,與我感觸頗深……漕運阻隔,法之不修,猶大於吏治不善。我輩無力阻止人之貪|欲、私心,唯有從法上着手,也能改善現狀啊。」
薛崇訓道:「治人讓李相公(李守一)去辦好了,反正他嫉惡如仇不怕得罪人,咱們給他施展的地方。」
竇懷貞滿臉敬意道:「晉王知人善用,真乃國家之福。」
「哪裏哪裏……」好話誰不想聽?薛崇訓的臉都笑爛了,心情大好說道,「咱們只要精誠攜手,定能幹出一番大事,造就一個盛世大國流芳百世,願諸公共勉。」
四個宰相一起執禮,紛紛說道:「精誠攜手鑄就盛世。」
薛崇訓哈哈大笑,高興地指着劉安道:「我真沒看錯你,不是還有個糧政麼,說說,趕緊的。」
「半年收糧存入平倉,以免穀賤傷農,當荒年、青黃不接糧價上漲時,開平倉以平糧價,百姓受益、國家獲利。由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天下拱手而治矣。」
……
薛崇訓今日的心情好極了,大呼膳官弄酒菜,又喚來薛六:「去弄些歌妓來,今晚我要與諸相公暢飲,不醉不歸……去把程相公、李相公也請來,下請帖。我說要買水雲間那蒙小雨,來府上沒有?」
「老奴不曾聽說郎君此事啊?」
薛崇訓道:「對了,我是叫她自己決定的……那你去找杜姐兒,讓她派些人過來應急助興。」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