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安殿,是大越國東京內城王宮的主殿,殿宇按着紫禁城的格局,處在中軸線的正中央位置。www.yibigЕ.com
這裏既是越國小朝廷的朝議之所,同時也有不少慶典在這裏進行。
銀階之上,則是越王的銀椅,椅前放置着書案,書案上,則有虎符印章以及附庸風雅之用的陶瓷筆架、筆筒。
黎暉就坐在這銀椅上,終於等來了他的大臣。這些大臣以莫正庸為首,這莫正庸算是黎暉的岳丈,其女早年就嫁給了黎暉,而黎暉與莫妃所生的兒子也已立為了王世子,所以這莫正庸正是越國數一數二的外戚,以莫正庸為首,數十個文官穿戴着大明服飾的官袍站在銀階下的左側,站在莫正庸等人對面的,則是一列武官。
右側第一位站着的,乃是將軍鄭振,鄭家與莫家都是越國的大族,這鄭振早年曾跟隨先王親征南掌國,立下赫赫大功,新君繼位之後,地位也是超然。
不過這鄭振的態度,顯得有些惡劣,倒不是他恃功而驕,只是這一次越王調集精兵去耀武揚威,他並不支持,堂堂大越國,為了蠅頭小利,集結軍馬去恫嚇別人,鄭振很是不以為然,不過越王一意孤行,他也只能作罷,現在不曾想出了這麼大的事,鄭振當然不滿,戰死的將士有幾個都是他的老兄弟,更有不少軍馬,是他辛苦練出來的,現在說沒就沒了,怎的不教鄭振心裏頭不痛快。
而莫正庸則是一副憂心忡忡之sè,宮裏傳出的消息,他還沒入宮就已經有了耳聞,誰曾想到,這些流言竟有這麼大的真實xing,畢竟別人的話他可以不信,可是那副帥所說的話,莫正庸難道還能無動於衷?
殿內的群臣都是各懷着心思,坐在銀殿上的黎暉顯得坐臥不安,哪裏有心思琢磨大家的心思。不過他畢竟是一國之主,就算再如何心急如焚,也不至於在群臣面前亂了方寸。
深吸了一口氣,黎暉定了心,隨即淡淡的道:「明人無信,先許大越為永不征伐之國,如今言而無信,突襲芒街,殺我邊關將士,實在可恨!」
黎暉擺出一副從容的樣子,先聲奪人,大大的斥責了一番大明的背信棄義,隨即又淡淡的道:「明人狡詐,海內皆知,可是我大越也不是好惹的,如今明軍壓境,諸卿可有拒敵之策?」
黎暉問出話來,可是整個銀安殿卻是落針可聞、鴉雀無聲。
其實黎暉的話還算得體,畢竟人家都打上了門,口裏叫罵幾句也是應該的。不過罵是一回事,真要尋求拒敵又是一回事,如今大越國的北部精銳盡喪,憑什麼去拒敵?這個時候,絕不是信口開河的時候,大家都謹慎的保持着沉默。
黎暉顯得有些惱怒,卻又覺得無可奈何,他自己都一點兒主意都沒有,還能指望別人能有什麼主意?可是坐以待斃是不成的,人家已經到了眼皮子底下,黎暉就算是想做縮頭烏龜也是不可能了。
想到這裏,黎暉勃然大怒,狠狠拍着案牘,大喝道:「明人欺孤太甚,孤願調集軍馬,與明人決戰!」
一句話擲地有聲,可是誰都知道,黎暉的話中又有另一種意味,連越王都要親征,臣下們怎能無動於衷?這時候再不表態,未免太不厚道了。
「大王……」這時候黎暉的老丈人莫正庸不得不站出來,連忙道:「大王不可輕舉妄動,明人來勢洶洶,豈可力敵?老臣以為,這件事……」莫正庸一邊說,一邊將眼角的餘光落到大將軍鄭振身上,隨即道:「這件事還要從長計議,就算大王親征,未免也太過冒險,國不可一日無君,大王千金之軀,不可輕易犯險。更何況,大王身邊戰將千員,其中大將軍鄭振,在先王時便屢立戰功,有萬夫不當之勇,先王臨終之前,也曾有過遺命,征伐之事,大王可盡託付於鄭大將軍,大王若一意要親征,何不如讓鄭大將軍為統帥,代大王出兵。」
莫正庸的話,讓一旁的鄭振不禁目瞪口呆,這個老狐狸,居然把自己拉下水,他久經戰陣,讓他統兵倒也沒什麼可懼的,不過從眼下得來的情報來看,大明的軍馬至少在十萬左右,更不知背後又多少源源不斷的援軍,現在越國京畿一帶的精銳盡喪,總不能讓他帶着萬餘老弱病殘去和明軍去打仗,這不是送死嗎?
鄭振對這莫正庸也算是同僚,彼此都有了解,此時鄭振覺得,這莫正庸倒不是真想讓自己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