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鳳思慮一陣,即言道。
「兄自疑心語失□荊州並無嗔責之意♀人之言,未可輕信。襄陽離此不遠,若不去,則劉荊州,反會生疑。」
「無雙所言是也。」
「哎!筵無好筵,會無好會,哥哥不如不去。若是那劉景升敢對哥哥動兵,哥哥大可藉此機會取了荊州!」
張飛環眼一瞪,瓮聲瓮氣地喝道□備一聽,自然免不了對張飛一番呵斥。之後,場中稍靜,太史慈忽然走出請道。
「潘、張兩位將軍所言皆是有理。某有一折衷之法。某願領馬步軍五百人同往,定保主公無事!」
「如此甚好。」
劉備當即聽取了太史慈之言,即日與其領了五百馬步軍趕赴襄陽。蔡瑁出郭迎接,禮節周到,意甚謙謹。隨後劉琦、劉琮二子,引一班文武官僚出迎□備見二公子俱在,並不疑忌。
是日請玄德於館舍暫歇。太史慈引五百軍圍繞保護。
太史慈披甲掛劍,行坐不離左右□琦來尋劉備,見館舍四處圍着兵馬,入見劉備後,連忙安撫道。
「父親氣疾作。不能行動,特請叔父待客,撫勸各處守收之官。我父對叔父,傾心而待″父萬萬不要起疑。
「賢侄多心了。我深受兄長之恩,豈敢造次。」
劉琦聽此,稍稍安心。之後,兩人秉燭夜談,才是各自散去。
次日,人報荊州九郡四十二縣官員,俱已到齊。蔡瑁暗尋蒯越計議。
「劉備乃世之梟雄,久留於此,後必為害,可就今日除之。」
蒯越聽言大驚,即搖頭拒道。
「劉皇叔深得人心,若無理殺之,恐失士民之望。」
「我已密領劉荊州言語在此。此乃劉荊州之意!先生勿要遲疑,失了大事!」
蒯越一聽,沉吟一陣後,長嘆一口氣頷首應道。
「既是主公之命,某豈敢不從,可預作準備。」
蔡瑁聽言大喜,他先前三番四次欲殺劉備,都未有得手,此番他特意布下天羅地網,絕不會再給予劉備絲毫生機!
「大耳賊!此番你插翼難飛!!!!」
蔡瑁面目冷寒,雙眼佈滿殺意,冷聲而道。
「此番為殺大耳賊,我已精心做足準備。東門峴山大路,已使我弟蔡和引軍守把,南門外已使蔡中守把,北門外已使蔡勛守把。止有西門不必守把。城西前有檀溪阻隔,雖有數萬之眾,亦難過也!」
蒯越一聽,守門之人儘是蔡氏族人,臉色微變,心想這蔡瑁對劉備之恨非是一般。此番若是劉表當真有令要殺劉備,大多也是聽取了蔡瑁的讒言。
「主公年至暮年,看來未來荊州大權將會盡落於蔡氏之手±,看來我亦要為日後仕途,早作準備。」
蒯越在心中思索一陣後,有意助蔡瑁擊殺劉備,以取其歡心,即言道。
「我見那太史子義行坐不離大耳賊,太史子義有萬夫不當之勇,若想從其身邊擊殺大耳賊,恐難下手。不若先埋伏五百軍在城內準備。然後再請文聘、王威二人另設一席於外廳,以待武將。先請住太史子義,然後可行事。」
蔡瑁聞言大喜,亦看出了蒯越之心,遂從其言,當即暗中準備。
當日蔡璞牛宰馬,大張筵席,邀請荊州文武□備乘的盧馬至州衙,命牽入後園拴系。眾官皆至堂中□備入主席,二公子兩邊分坐,其餘各依次而坐。太史慈帶艦於玄德之側。文聘、王威入請太史慈赴席。太史慈推辭不去。三人爭執中,文聘忽然在太史慈耳中低聲數語。太史慈臉色劇變,後劉備令太史慈就席,太史慈趁機在劉備耳畔疾言數句,遂應命而出。
劉備滿臉驚色,原來剛才文聘告訴太史慈,蔡梃計欲害劉備,城外東、南、北三處,皆有軍馬守把。惟西門可走,讓劉備速速逃走。太史慈將話帶到,然後又與劉備說,他先暗自潛回領兵,文聘有意來救,稍後會引一軍在後園守候。
劉備腦念電轉,蔡瑁又來邀入,劉備壓住急意,表面鎮定,隨蔡瑁而入。酒過三巡,劉備忽然起身如廁。蔡瑁雙眼一眯,向席中某些將士投去眼色,那些將士心神領會,領命而去□備急奔至後園,文聘早帶着的盧馬在守護□備顧不得多說,飛身上馬,正欲逃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