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記在心,畢恭畢敬,拱手又拜。
「恪定不會辜負右將軍厚望!」
陸遜聞言,重重頷首,叫了一聲好,然後便與諸將各發號令,教其各去整備兵馬,收拾行裝,又教朱然點齊輜重,以備戰事。各將紛紛領命而退。陸遜向諸葛恪投去一個眼色,然後便轉入後堂。諸葛恪會意,隨而跟上。須臾,諸葛恪隨着陸遜的步伐來到後堂。陸遜面色凝重,與諸葛恪沉聲叮囑道。
「你年紀尚少,少經戰事,不知其中狡詐,並非夏侯淵、姜維之敵也。你此番前去,主要以纏住夏侯淵軍為主,以待時機,萬不可急功近利。」
陸遜此言一落,諸葛恪眼角不禁微微觸動,一絲不忿之色一閃即過,卻是裝着受教的樣子,拱手問道。
「不知右將軍所說的時機,又是何時,還請右將軍指教。」
陸遜神色一震,目光眺遠而望,徐徐說道。
「你那叔父,此下正與朱將軍一同往長沙趕來。想必不日將到。有你叔父坐鎮,夏侯淵、姜維二人豈是其敵手耶!?」
諸葛恪聞言,頓時醒悟,不過眼中不禁湧出幾分疑色。這下,諸葛恪的眼神卻是被陸遜捕捉到了。陸遜面色一沉,遂便又道。
「元遜,你叔父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胸懷天宇,腹有鬼神莫測之謀略,此等奇才,恆古至今,世間罕有。普天之下,無人能比。你萬不可有任何輕視之心,你與他乃是叔侄,雖各為其主,但眼下他與我等同舟共濟,若你虛心問候,他必傾囊教授。你若能在他身上學之,十中一二,將來必能受用無窮!!」
陸遜眼中神色複雜,又是敬佩又是忌憚,其中更有幾分莫名的惋惜。
諸葛恪心頭連起漣漪,雖然陸遜如此推心置腹地叮囑,但他心中還是半信半疑。如陸遜所言,那自己這叔父豈不如同神仙一般的人物。諸葛恪自少被稱為神童,受盡他人稱讚,就連吳王孫權對他亦是賞識不已。久而久之,他自然眼高過頂,甚至以為若論才智之高,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人。此下當陸遜說出一個才智、謀略都比他高上百倍不止的人物,更兼此人就是他的叔父諸葛亮時。諸葛恪一時間,實在難以接受。
原來諸葛恪從小,便聽着周圍的人暗中比較他的父親還有叔父,說他叔父如何如何了得,得臥龍可得天下,而他的父親相比較之下,卻顯得一文不值,毫無半分出彩。諸葛恪自然心裏不忿,從小立志,將來定要超越諸葛亮,為他的父親爭一口氣!可當他見連被稱為繼周瑜之後,東吳謀略最高者的陸遜,亦對諸葛亮如此讚嘆不已,更兼有幾分忌憚。諸葛恪忽然之間,只覺那藏匿在心中的那個攀比的人物,忽然變得有萬丈之高,如若天穹般壓住了自己,遙不可及。
漸漸地,諸葛恪不禁捏緊了袖中的拳頭,心中如起怒濤,在翻滾撲涌。陸遜卻不知諸葛恪心底的變化,見他一下子失了神,眉頭一皺,連聲叫喚。諸葛恪猛地回過神來,正見陸遜的目光,連忙拱手答道。
「右將軍的吩咐,恪必謹記在心!」
陸遜聽了,微微頷首,遂教諸葛恪前去準備。諸葛恪領命,轉過身子的瞬間,眼中迸射一陣陣絢麗精光,年少氣盛的他,又豈甘於落人之後,更何況是他那一直欲要超越的那個人物。
隨着陸遜的調撥定下,臨湘城各部兵馬紛紛準備。到了次日,陸遜命朱然為先鋒大將,引八千兵馬先發,陸遜則與全琮等將引近三萬兵馬隨後進發。另一路兵馬,則由諸葛恪所引,經斥候所探,夏侯淵軍撤回了長樂城。於是諸葛恪則引三萬交州兵望長樂城而去。
且說,夏侯淵引兵撤回長樂,歇息數日後,忽然有一日,細作來報,東吳軍兵分兩路,一路正望長樂而來,一路則向臨川進發去了。夏侯淵聞報面色大變,在旁側的姜維,亦是眉頭深鎖。原來夏侯淵、姜維兩人皆以為陸遜會聚合大軍直接北上,望吳郡進發,兩人卻都無料到,陸遜竟會兵分兩路,一路更不惜繞遠路,轉往東面,繞過自軍,再做北上。姜維腦念電轉,迅疾便看出其中端倪,嘆聲與夏侯淵謂道。
「看來維太過輕視那陸伯言了。此必是陸伯言識破維之計策,卻因急切吳郡戰事,不欲與我軍過多糾纏,故而分兵兩路。那往臨川去的,定是望吳郡救援的援軍。而這望長樂來的,則是欲要纏住我軍,以使我軍難以追上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