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屬敗矣,今既濟成列,是天以此賊賜我也」——這話是對膽小的邊令誠說的,不過是對牛彈琴罷了。
唐軍在夜間渡河,並在清晨以前突然出現在連雲堡前時,吐蕃軍隊還在睡夢中,哪裏料得到敵人這麼快就能兵臨城下呢!
但無論如何這仍然是一場攻堅戰,勇敢和速度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因素。高仙芝選猛將李嗣業和田珍為左右陌刀將,率士卒猛攻連雲堡,並下達了死命令,必須在中午之前拿下城池。
攻克了這個要塞之後,能夠阻擋高仙芝的步伐的,也許只有山口處海拔就達四千六百多米的坦駒嶺了,而高仙芝面臨的困難,也只剩下用什麼方法鼓舞士卒的勇氣,使他們有膽量跟隨他翻越雪山繼續前進了。太監邊令誠就先尿了褲子,高仙芝只好將他和體質弱的士兵三千人留在連雲堡。
高仙芝則率部翻過雪山,這種事歷史上也就三個人做過,另外兩人一個是漢泥拔,一個是拿破崙,他們爬越的都是阿爾卑斯山,不過高度稍低而已。上山容易下山難,從坦駒嶺山頂到南坡山下,至少有二十公里冰雪覆蓋的陡峭山路,下去後就進入敵境,就是說,如果失敗,是不可能有退路的。
如果是一般的統帥,可能就直接強迫士兵下山,有後退的斬殺幾個罷了,但這樣一來肯定會大大挫傷士氣,甚至有可能導致譁變。高仙芝用了巧妙的辦法,在登山之前早就派二十多人下山,扮作阿努越人來迎降,又欺騙說印度河上連接大勃律的藤橋已經斬斷了,這樣吐蕃援軍就沒法增援小勃律了,士兵們信以為真,就高高興興下山了。
阿弩越也是不得不依附吐蕃的小國家,阿弩越城距小勃律國都不遠,如果他們拒戰,高仙芝的疲憊之師恐怕要大受損失,雖然他們不可能是唐軍的對手,但即便是小小的延緩都有可能讓吐蕃援軍得到緩衝時間。高仙芝的運氣好,沒想到阿弩越人果然投降了,這使唐軍及時地得到了休息,並且補足了給養。
娑夷河的藤橋沒有斷,但吐蕃援軍此時卻鞭長莫及,小勃律國內兵微將寡,國王和他的親吐蕃的大臣們已經成了驚弓之鳥。
對高仙芝來說,推翻現在的親吐蕃的小勃律政府,扶植和組建新的親唐的政府,才是此次遠征的目的。如果放跑了依附吐蕃的首領人物,此次遠征就等於白走一趟,因為唐軍不可能耗在這裏打持久戰,大兵一退,這些人又會回來,小勃律仍然是那個小勃律。
為避免這種情況,高仙芝預先派了將軍席元慶帶着一千騎兵去小勃律都城,席元慶到小勃律後,告訴他們說唐軍此次來不過是借路路過去攻打大勃律,想以此穩定小勃律君臣,但親吐蕃的首領們知道無論如何不會放過自己,還是試圖逃竄,於是席元慶拿着事先準備好的詔書綢緞等物件安撫他們,卻趁機都上了綁繩,國王帶着他的吐蕃王后躲到了山洞裏,一時間捉不到。
高仙芝大兵一到,先斬了五六個一心一意忠於吐蕃的首領,然後親自去招撫小勃律國王。一舉平定了小勃律。等吐蕃大軍在傍晚的時候趕到,已經無濟於事了。
不過現在的小勃律卻不是歷史上那個被高仙芝滅掉的小勃律,此時的小勃律雖然歸附吐蕃,卻也不是真心實意,他們同樣在等待着機會,等待着一個崛起的機會,而如今這個機會就在眼前。
當然如果小勃律君臣知道杜睿已經滅掉了吐蕃攻伐大唐的先頭部隊的話,這個時候肯定是不敢輕舉妄動的,但是這個年代沒有電話,也沒有無線電,信息傳輸都要靠人力,他們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相距萬里之外,究竟發生了什麼。
小勃律的都城孽多城的王宮之內,國王阿莫多正和他的親信們商量着出兵的事,沒說幾句,這些人一個個都陷入了狂熱之中,他們的腦海之中都不約而同的蹦出了一個詞一一稱霸西域!
阿莫多端坐在王位之上,眼中精光閃爍,時不時就像火焰一樣掃過眾臣,讓每一個人都深切的感受到了他內心的狂熱。
此時的大殿之上不下四五十人,個個身材高大,威猛不凡,正是阿莫多的麾下眾將,一眼就能瞧出,這些將領個個都是多次經歷生死,砍下的人頭沒有一百也有八十,算得上一代人傑了。
西域這地方,小國林立,幾乎每天都在打仗,小勃律雖然在大唐的面前根本微不足道,但是在他們這個小世界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