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軍神廟
軍神廟,大明宮內佐鄰凌煙閣和忠烈祠之畔,供奉着華夏有史以來,在維護國家統一,反抗異族的戰爭,立下過卓著功勳的民族英雄。/
華民族的正統,自然是原躬耕明。偉大的華夏祖先們,為後世子孫創造了這片山水河流,據說大禹治水,將洪水漫天鋪地的景象,變成了大河援引向海流,於是有了黃河。華夏明就是在這裏誕生的,黃河對與華夏母親河的稱號當之無愧!
無數年來,炎黃子孫在這裏躬耕,在這麼漸漸成長,於是華夏二字漸漸從部落聯盟融合成了一個統一的氏族。依山傍水,在黃河、長江這兩條母親河間,誕生了華夏明。
但是,明必然引來破壞。
華夏五千年,幾乎所有的破壞來源於北方狼族,西方、南方雖有蠻夷,卻不見sāo擾,可見北方的狼族始終是橫亘在華夏史上的一道大山。
漢人明和北方遊牧民族的鬥爭過程,就簡化了整個的華夏史。
軍神廟,排在第一位的是戰國年間秦國的武安君白起,他雖然不曾在對外戰爭,為華夏民族立下功勳,但是長平一戰,雖然有人稱他為人屠,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一場大戰,為華夏民族大一統,創造了先機。
長平大戰爆發之後,白起面對魯莽輕敵、高傲自恃的對手趙括,決定採取後退誘敵,分割圍殲的戰法。他命前沿部隊擔任誘敵任務,在趙軍進攻時,佯敗後撤,將主力配置在縱深構築袋形陣地,另以jing兵五千人,楔入敵先頭部隊與主力之間,伺機割裂趙軍。
趙括在不明虛實的情況下,貿然採取進攻行動。秦軍假意敗走,暗張開兩翼設奇兵脅制趙軍。趙軍乘勝追至秦軍壁壘,秦早有準備,壁壘堅固不得入。白起令兩翼奇兵迅速出擊,將趙軍截為三段。趙軍首尾分離,糧道被斷。秦軍又派輕騎兵不斷sāo擾趙軍。趙軍的戰勢危急,只得築壘壁堅守,以待救兵。秦王聽說趙國的糧道被切斷,親臨河內督戰,徵發十五歲以上男丁從軍,賞賜民爵一級,以阻絕趙國的援軍和糧草,傾全國之力與趙作戰。
趙兵斷糧,飢餓不堪,甚至自相殺食。趙括走投無路,重新集結部隊,分兵四隊輪番突圍,終不能出,趙括親率jing兵出戰,被秦軍shè殺。趙軍大敗,四十萬趙兵投降。白起與人計議說:「先前秦已攻陷上黨,上黨的百姓不願歸附秦卻歸順了趙國。趙國士兵反覆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ri後會成為災亂。」
於是使詐,把趙降卒40萬全部坑殺,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年紀小的士兵回趙國報信。,秦軍先後斬殺和俘獲趙軍共四十五萬人,趙國上下為之震驚。從此趙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徹底失去了與秦國爭天下的資格,華夏大地也因此一戰,加速了統一的腳步。
排在第二位的是戰國年間趙國的李牧。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shè」取得顯著效果,使軍事力量大大增強,屢敗匈奴等北方胡人部落。但到了惠王、孝成王時期,匈奴各部落的軍事力量又得到恢復並強大起來,不斷sāo擾趙國北部邊境。李牧便被趙惠王派往北方獨當戍邊之責。
李牧常居代地雁門郡,根據實戰需要,他設置官吏僚屬,當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為軍費。他厚待戰士,每天宰殺數頭牛犒勞士卒;他注意提高戰鬥能力,每天教練士卒騎shè;他有嚴格的防守措施,挑選派出人員偵探敵情、隨時發出報jing信號。他和軍民約定:一旦匈奴人侵,未得出擊號令,一律速將人馬物質全部退入堡壘固守,不得輕易出擊。這樣堅持數年,軍隊無任何傷亡損失,形成了一支裝備jing良而素質極高的邊防軍。
但匈奴卻以為李牧膽怯,軍卒亦有人覺得自己的將領膽怯,為此常有議論。趙王聞聽傳言,便責備李牧。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趙王,召他回朝,另派別將代之。
新將領守邊一年多,匈奴一入侵,便帶兵出戰。出戰多數失利,損失傷亡很重,邊民不能進行正常的耕種和畜牧。趙王只好再請李牧出守,李牧謝絕,堅稱有病,閉門不出。趙王再三勉強,李牧才說:「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趙王應允,於是李牧再度到了邊地。
李牧一如既往,匈奴仍是數年一無所得。但匈奴終究還是認為李牧膽怯,邊地軍卒得到豐厚的供養而未能效力,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