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的命運,這個帝國並非像人們最初設想的那樣,是一個單純的,互助式,為了全體阿拉伯人利益而存在的國家,它的根本性質,其實就是阿拉伯貴族,借武力征服而建立的多民族、多信仰的集合體。不同民族與不同信仰之間存在着一定的隔閡與矛盾,廣大底層民眾與貴族官僚、富商階級之間存在着無法調和的階級矛盾,穆斯林內部也因複雜的矛盾而四分五裂,特別是封建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又從帝國內部培植起離異的勢力。因此,最終哈里發政權在達到頂峰之後,帝國急劇滑向分崩離析的窮途末路,直至走向滅亡。
即便沒有杜睿發動的西征,阿拉伯帝國最終也會走向消亡,只不過歷史上阿拉伯帝國的瓦解,並非是來自外部威脅,而是源於內部,底層民眾的反抗是造成帝國統治根基動搖的主要原因。
就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帝國一樣,當經過了最初的原始積累之後,為了維持龐大的封建國家官僚機器的運轉,滿足無度奢靡生活的需求,阿拉伯帝國的統治者只能不斷加強對農民,手工業者和奴隸的殘酷剝削。
統治階級的窮奢極欲和勞動人民的困苦生活,形成鮮明對照。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負擔各種沉重的徭役和賦稅。城市手工業勞動者的工資很低,一個瓦匠每月工資不過三十第爾汗,難以維持最低生活。
奴隸的處境更為惡劣。有的為宮廷和貴族家庭服役,任憑主人隨意奴役和處置,女奴往往成為歌伎或婢妾,慘遭蹂躪;宮廷的男奴還被閹割,成為閹人,受盡種種非人待遇。有的在田野或礦山從事繁重的生產勞動,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尤其在底格里斯河鹽鹼地勞動的大批黑奴,為主人排水採鹽,開闢耕地,勞動最艱苦,待遇最低,每天只能得到幾把麥粉或椰棗充飢,住處不蔽風雨,處境不如牛馬。
這種等級差異,直接導致了封建主與底層民眾間的階級矛盾,始終處於不斷惡化的狀態之中,導致此伏彼起、連綿不斷的反抗鬥爭。
在原本的歷史上,進入9世紀之後,阿拉伯帝國內部的起義更是遍及帝國全境,其中聲勢最為浩大的有巴貝克起義、黑奴起義和卡爾馬特起義。
出身於阿塞拜疆社會下層的巴貝克,利用祆教胡拉夫派的教義,號召民眾與惡神造成的暴力、壓迫、不平等的社會制度進行鬥爭,提出推翻阿拔斯王朝的口號。公元816年,巴貝克在阿塞拜疆首豎義旗,很快便控制了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和波斯西部等廣大地區。民眾武裝紅衣軍一度發展到30萬人,對哈里發政權構成嚴重的威脅。機智善戰的巴貝克率領紅衣軍屢敗官軍,堅持鬥爭20年。馬蒙、穆木台綏木兩任哈里發圍剿義軍,並懸賞百萬第爾汗緝拿巴貝克。最終在公元837年,巴貝克為叛徒出賣,英勇就義。
巴貝克起義的烈火剛剛停息30年後,帝國腹地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又爆發黑奴大起義。自建國以來,阿拔斯王朝就不斷從東非輸入黑奴,押至南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進行農業生產,其境遇十分悽慘。
哈瓦立及派穆斯林阿里?伊本?穆罕默德自稱是安拉的使者,使命是使奴隸獲得自由和財富,深得廣大奴隸的擁戴。
公元869年,阿里率眾起事,很快便聚成20萬之眾。隨即便攻陷兩河流域的重鎮巴斯拉,一度進至距巴格達僅20公里處,帝國首都岌岌可危。
哈里發穆耳台米德派軍征討,剿撫兩計並用。由於阿里在起義後未能及時兌現當初的允諾,義軍力量被削弱,黑奴起義在堅持了14年之後,慘遭失敗,阿里被殺。
在世界歷史上,這次黑奴起義是與古代羅馬斯巴達克起義齊名的大規模奴隸反抗鬥爭,它給哈里發國家以沉重打擊。此後,阿拉伯從非洲輸人奴隸的數量明顯減少,整個社會中的奴隸制殘餘也漸趨消亡。
人民起義浪『潮』也使阿拉伯帝國境內異端教派的活動更趨活躍。由阿布?阿杜拉創立的「卡爾馬特教派」逐漸興起。該派反對遜尼派哈里發政權,主張社會平等、財產共有,廢棄正統的伊斯蘭教規、教禮。
該派在哈馬丹?卡爾馬特領導下於伊拉克南部庫法地區舉行起義,勢力迅速擴及波斯、中亞一帶,並於公元899年在波斯灣西岸的巴林建立了卡爾馬特國家,先後延續200餘年。
阿拉伯帝國原本就是一個主要通過征服而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