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起來的多民族,多宗教和具有不同社會發展水平的龐大而鬆散的聯合體,即使在哈里發政權最強大時期,中央的權力也是有限的,尤其對於邊遠行省,更是鞭長莫及。
由於人民起義的打擊以及統治者內部權力鬥爭,國勢衰微,哈里發權力削弱,各行省總督和近衛軍首領乘機擴大權勢,或割地自立,或直接控制朝廷,阿拉伯帝國分崩離析,最後由於外族入侵而滅亡。
由軍事封土製造成的強大地方割據勢力,對阿拉伯帝國統治構成了嚴重威脅,各地總督和軍事統帥,因封土製的推行,逐漸獲得擁兵自雄,割地自立的經濟基礎和軍事力量。
9世紀初,帝國內部的離心傾向已成為不可遏制的力量,使帝國大廈千瘡百孔。大將伊本?艾格萊卜在獲得突尼斯封土之後,當年便建立艾格萊卜王朝。埃及總督阿哈默德?圖倫宣佈,建圖倫王朝。東西各地幾十位總督、軍事統帥皆乘機自立,相互攻伐征戰,並力圖染指中央政權。東方各省繼塔希爾王朝之後,又相繼出現了撒法利王朝、薩瑪尼王朝、哥疾寧王朝。大小王國旋起旋仆,忽生忽滅。
昔日哈里發的崇高地位已成過眼煙雲,僅蝸居在伊拉克一隅之地,且被突厥籍的近衛軍牢牢控制在手中,成為政治玩偶,任人廢立宰殺。
哈里發宮廷的無限揮霍浪費和軍政的龐大開支,造成了財政危機,而人民起義和各地方勢力的,更加劇了這種危機的尖銳程度。為了解決財政危機,哈里發『政府』實行包稅制度。能獲得包稅特權的除少數大商人外,主要是各省總督和駐軍首領。包稅人須預先向哈里發『政府』交納承包的稅額,然後在其包稅地區內隨意徵稅,實際徵收的稅額遠遠超過他們向『政府』所交納的承包稅額。包稅制使總督和駐軍首領的政治、經濟勢力急劇膨脹,『性』日益加強。自穆耳台希木時代以來,哈里發逐漸喪失了對他們的控制,甚至成了他們手中的傀儡,任其廢立。
最終在10世紀中葉,波斯地方長官艾哈邁德進兵巴格達,以大元帥的身份控制哈里發。公元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又殺入伊拉克,其首領稱蘇丹,成為國家的政治領袖,而哈里發只以宗教領袖的身份苟存着。
縹悍勇猛的塞爾柱突厥人的到來,使阿拉伯帝國一度出現中興局面。塞爾柱當權者十分尊重阿拉伯傳統,基本承襲了帝國以往的各種封建典章制度。帝國又暫時恢復了統一局面,然而這只是一種迴光返照而已。各種社會矛盾仍然存在,人民反抗繼續發展,各種教派哄爭愈發殘酷。
最終在公元1258年,來自世界東方的蒙古人攻陷巴格達,殺末代哈里發,延續數百年之久的阿拉伯帝國徹底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當然,現在情況已經不同了,繁瑣的歷史不會再重演一次,因為杜睿的出現,遠比歷史上更加強大的大唐帝國也沒有耐心等着阿拉伯帝國自然消亡,為了取得這個世界的主導權,和霸主地位,大唐帝國在杜睿的領導下發動了遠征,也加速了阿拉伯帝國的滅亡。
幾十年的拼搏,幾十年的努力,阿拉伯帝國方才從最初,僅僅佔據阿拉伯半島一隅之地的部落鬆散聯盟,發展到極盛時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
但是現在,一切都被打回了原形,當初穆斯林是怎麼走出去的,現在他們又怎麼退了回去,最後他們所能仰仗的,也只有聚集在麥地那城外的百萬信徒了。
這所謂的百萬大軍之中,真正的軍人不過佔到了兩三成,餘下的七十多萬人不過是剛剛拿起武器,毫無戰鬥經驗的信徒,他們之中有一部分人,是為了信仰來到麥地那,發動聖戰的,當然更多的還是被脅迫而來,他們不想參與其中,但是卻違抗不了哈里發手中的彎刀。
現在,這些人註定要為這個即將滅亡的龐大帝國殉葬,即使他們人數眾多,卻也拖不住這個帝國走向毀滅的步伐。
杜睿看着眼前的阿拉伯軍陣變得鬆散起來,心中不由得一陣冷笑,這是阿拉伯人對付唐軍弓弩箭陣的法子,也算是他們在無數次與唐軍交手之後,總結出來的經驗。
弓弩箭陣打擊範圍畢竟是有限的,如果無法直接命中敵人的話,唐軍鋒利的羽箭也不過是『插』在地上的枝條。
但是火炮不一樣,火炮的殺傷範圍要更大,而且無法防備,堅固的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