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王靜遠接走了三個外孫。
前世,李欣然後半生幾乎都在梅花庵度過。她很感激無緣師太,可是總害怕不能面對前世的不堪。這次借着給娘親做法事選擇了梅花庵,想藉此機會謝謝無緣大師的救命和收留之恩。
在她患得患失中馬車已經來到梅花庵的山腳下。記憶中自己待了幾十年的地方就在眼前,除了茫然,還有着歷經滄桑的悲涼。
那山頂上的梅花恩就是當初自己走投無路時的棲身之所,在那裏為了兒子這唯一的念想,儘管苟延殘喘,也樂得承受。
如今,自己重新站在山腳下,卻已物是人非、再度為人。
今生和它會有什麼交集?
幾人走走停停,終於登上了山頂,進了梅花庵的正門。無緣師太早就恭候在門前,對她而言來者既是庵里的衣食父母,何況是為庵里捐了大筆香火銀子的香客呢?
林管家昨日已將王靜遠給庵里捐的銀子和要為王靜琇做法事的事情告知了無緣師太,故而無緣師太今日早早地來門口迎接。
無緣師太是個清秀的女子,如今尚很年輕,白皙的臉上連一絲皺紋也沒有,只是長年的吃齋讓本應富有光澤的皮膚顯得有些乾燥,缺乏彈性。多年的靜謐生涯令她積累了歲月的沉寂,仿佛這世間的任何事情都不會在她心底激起漣漪。
這份處變不驚的沉靜令在場的所有人都從心底生出崇敬,沒有絲毫怠慢之心。
眾人隨着無緣師太進入大殿,無緣師太示意徒弟給每個人點燃香燭,大家分別上香,然後隨無緣師太進入東廂禪房議事。
這間禪房顯然是無緣師太經常坐禪的地方,裏面的除了幾張蒲毯,一座一人高的漢白玉觀音佛像和香爐外,再無其它。
王靜遠把自己的想給家姐做法事的要求說與無緣師太,無緣師太一一允諾。
一切都很順利,王靜遠見事情已經談妥,準備帶着幾個孩子到他們暫住的院子裏休息一番。
無緣師太令緣靜小師傅帶着一行人來到大殿的後院,把李欣然兩姐妹和一眾丫鬟安排在一個小院子裏,把舅舅他們幾個男子安排在後殿的廂房裏。
王靜遠囑咐兩個外孫女兒用完齋飯抓緊時間休息一會兒,說申正十分法事開始,一直到酉正十分才會結束,到時候就沒有休息的時間。
梅花庵的香火併不是很旺盛,如今又剛過了中元節,因此庵內更加冷清。
李欣然走在寂靜的院子裏,似乎能夠感到歲月滑過的聲音嗖嗖地從耳際飛奔而去。當她走進正房時,一種莫名的熟悉感撲面而來。
藍色的布幔罩着的小床,床邊小几上笨重的燭台,高高的木格窗戶上飛舞的蛛網,以及窗下那張黑乎乎的桌子,都仿佛還沾染着自己的氣息。
她甚至不用看,就可以清楚知道房間裏幾件物品擺放的位置,輕易繞過不會碰着物件。
看着熟悉的環境,心底有異樣的情緒滑過,而眼中的淚水來不及讓酸楚之意漫過鼻端就已撲簌簌地落了下來。
在這個小院中,她由一個如花般的少婦熬成八十歲的乾枯老歐,由一個心如死灰的棄婦變成了得道師太,箇中的滋味只有她自己才清楚明了。
幾十年如一日的打坐誤禪、清湯寡味的齋飯、黑夜裏的漫長牽掛以及垂落枕邊的清淚,無一不彰顯着庵內生活的寂寥和落寞。
不過在這種備受煎熬的日子裏,也會閃過曙光。當無緣師太帶回兒子在國公府一切尚好的信息時,李欣然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守候。為了讓垂髫小兒能夠長大成人,李欣然生生讓自己的生命線足足延長了五十餘載。
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室內藍色的帳幔上,讓本來陳舊的帳幔霎時變得耀眼起來,也使得室內的氣息變得和煦起來。李欣然的心頓時也隨着陽光跳躍着,一點點溫暖如春。
「姐姐,還不快來幫忙?」李欣雨稚嫩的聲音如清泉叮咚打破沉寂,李欣然激靈間緩過神來。
上天讓自己重活一生不希望看見自己傷春憫秋,而是拿出足夠的勇氣面對一切,她有什麼資格坐在這裏白白浪費時間?
李欣然眉梢飛揚:「嚷什麼嚷,干一會兒活就不耐煩了,真正是貪玩小兒!」李欣雨見姐姐打趣自己,也不示弱:「嗯了,不知哪個貪玩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