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貴幾乎佔了半個天下了,傻皇上也只是個名義上的皇上。然而,自從小太監潘又安唆使兵變之後,形勢急轉直下,佟老太婆堂而皇之地坐在幕後,朝堂上又新換了四個太監尚書,他的勢力立刻減少大半,放屁都沒多大的風了。佟碧玉不像她的傻兒子,那麼好哄好騙。再說五年前碧雲進香遭劫之仇未報,老婆子一直把他記恨在心裏呢。
說一千道一萬,最棘手的不是別人,就是那個小太監。王丞相好悔呀,當時隨便找個藉口把他殺了,如今的改朝換代工作怕是已經到了收尾節段了。都是女人誤國,他聽了女兒的話,還把逆賊當女婿哩!
也是天遂人願,小太監身投羅網身自找死,要去江南水鄉看他的什麼狗屁姑媽。王書貴散朝回來,當即找人謀劃,此一天賜良機一旦錯失,將終生遺憾。王書貴特授命文世昌為這次行動的總指揮,名為「捉監欽差」,調集各州各府總兵提督各路人馬提升一級戰備狀態,務必將小太監置於死地。同時他又偽造了假聖旨文書公文(當然如果在佟碧玉垂簾聽政前,這些東西就不用偽造了),全國遍發通輯令,懸重賞捉拿小太監。
王書貴的老家也在江南水鄉,身幼務農。父母生了他們弟兄四個,他排行老三。有道是龍生九子,個個不相同。王家四弟兄也是各具特色,老大喜賭,老二誠實,老四奸詐好打架,唯有老三愛讀書。
王書貴十八歲那年,父親給他娶了一門媳婦,他嫌女娃兒貌丑,起初拒不同房。奈何又抗不住生理需求,十八歲的大小伙子天天陪着個豆蔻女人睡覺,難免不生出些事來。他二十歲進京趕考時,丑堂客已經為他生了一雙兒女了。
王三郎春風得意,三堂會試,高中二甲第七名進士,欽封翰林院編修。
先先皇爺是個愛才惜才的君主,見他書法文章俱佳,模樣人品又好,有心着意培養,先後讓他擔任過十八個縣的縣令,五省的巡撫。王書貴所到之任所,處處留意民情,查勘地理,疏通水道,墾荒植地,除霸安民,懲強助弱,訪貧問苦,甚得人心,因而政績卓著,官聲大震。先先皇爺大喜,二十四歲時就封他為翰林院大學士,身兼吏、禮兩部尚書。
王書貴又娶了兵部侍郎張君憲的女兒為妻,正當拜堂成親的那一日,碰巧老父攜二哥前來尋他。老父說:家鄉連年旱澇成災,餓殍遍野,家中老小包括他的丑妻女兒在內均悉數故去,他的小兒王敬堂也被人販子拐走,不知下落。他們父子二人無奈只好前來投他找口飯吃。王書貴命人將父兄秘密安置到館舍,答應辦完婚事即去找他們。
王書貴並未因為家鄉遭此橫禍而憂傷,反而暗暗竊喜:丑妻已死,後患也除,免得日後擔了陳世美的罪名。如若來者不是父兄而是妻子兒女,則不知又得花費多少周折。
王書貴說:「爹呀,你們回吧!兒在外面混個小官也不容易,倘若我收留了你們,還說我營私舞弊,影響官聲。不如你們還是回去,到時我會給你們些錢財度日。家中如沒有我出來做官,你們找誰去?還不是照樣餓死?」
老父和二兄哭哭咧咧地走了。
先先皇爺駕崩之後,先皇爺倚重王書貴的權勢和手段,賜封他為六部之首,官拜左丞相。
五歲的王敬堂幾經周轉被人販子賣到黃河流堿一戶潘性人家。潘老是個善人,家有幾分薄產,膝下無子,只有一女。老潘怕年老無靠花錢買了個小子,誰知好運不濟,不久倆老相繼病逝。姐弟倆相依為命,姐姐先嫁人,後來弟弟也娶了房媳婦,生下一子就是潘又安。潘又安八歲那年,父親生了重病,臨死前交待他說:
「崽呀,咱家原本不姓潘,而是姓王,我叫王敬堂。你還有個爺爺在朝中做官,倘若有日見到他,就說出爹的名字。他不認你,爹的名字他是知曉的,爹的名字就是他老人家取的,自然不會忘記。」
潘又安入宮之後,打聽到姓王的官員無數,他知道哪一位是他的親爺爺?論相貌看走手,年紀也仿佛,他覺着王書貴倒有點像他死去的父親,有幾次話到嘴邊,他都沒敢開口直說。他認為王書貴這人品德不好,好好的宰相當着還要謀劃人家的江山。他的祖先里不該出這樣的人物,所以就沒有相認。還有,如果他真是他的爺爺,那麼王皇后不是他的小姑媽了,傳出去豈不貽笑大方,亂了章法。
王丞相
第三十四章王丞相布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