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英國實際上有兩件事是它絕對需要維持的核心利益,一是英鎊的國際貨幣地位;二是印度的殖民統治,眾所周知,在二戰之後,英國就徹底喪失了這兩個核心利益,從此淪為二流國家。全//本//小//說//網//
利用整個亞盟和帝國金融機構,以及帝國在長期國際貿易中積累的大量英鎊和英國國債,帝國輕而易舉的對英鎊發起了一次致命的重擊。
溫斯頓.丘吉爾首相在國會中發表演說,強烈譴責中國,聲稱「戰爭已經開始,他們已經對英國發起了攻擊,並且是如此不光彩的墮落的手段」,而顧維鈞同樣在國會問責中坦誠「這是一場不流血的戰爭,英國需要明白他們正在為了一己之私對抗整個亞洲,以及世界上所有嚮往平等ziyou的人們,我們有必要給予英國一次jing告,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每個國家和人民的ziyou比金錢和物質都更重要一千倍」。
兩位首相在各自的國家議會中相互責難對手,指責對手的不理智,丘吉爾首相避開亞盟的這個主體,總是在指責中國的蠻橫和貪婪,而顧維鈞首相則一再強調亞洲的集體意志,指責英國不能妄想永遠站在君主的位置上繼續奴儀洲人民。
這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
英鎊在一夜之間就喪失了其國際地位,而且永遠不可能恢復,它只是在這場中英金融戰爭中被打出了原形如果沒有中國zhèngfu的承諾和支持,英國zhèngfu早已不能維持英鎊的國際地位。
隨着國際市場英鎊的大幅拋售,超過英國所能接受的英鎊回流到英國及英聯邦國家,一方面是國際市場的英鎊實質大幅貶值,一方面是國內市場的英鎊貨幣超發,英國及英聯邦國家將註定在短時間內面臨一場極其瘋狂的通貨膨脹,英國zhèngfu的財政體系也將徹底崩潰。
英國以為它擁有世界上最強之一的海軍就可以維護它在世界的霸權。維護它的安全和穩定,事實顯然並非如此。
帝國四大zhèngfu信託公司在拋售英鎊的過程中損失很重,但隨之在白銀和黃金期貨上賺回了虧損。通過沽空英國國債及股票又套取了巨額的利潤。
金融戰爭就是這樣,打擊對手最為脆弱的一個金融環節,瓦解對手的整個金融體系,並且從中盈利。吸掉對手的血。
此時的英國zhèngfu甚至沒有jing力參加第三輪的亞洲殖民地談判,到了6月底,英國國內已經出現了大幅度的通貨膨脹。金融危機的蔓延導致英國數十家銀行破產,在倫敦,每公斤的小麥價格已經漲至幾個月前的十多倍,在商業領域,英國從海外進口糧食及其他資源的能力都被中斷。
丘吉爾內閣為此付諸了一切努力,開始實行更為嚴格的計劃分配方式控制物價,因為擔心金融危機蔓延到美國。美國同意對英國提供援助和支持,但是美國願意的支持還遠遠不足以穩定英鎊的市值。
唯一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中國則選擇袖手旁觀。
在英國國會的壓力下,丘吉爾內閣宣佈下台,保守黨領袖張伯倫再一次授權組閣,7月7ri。在亞盟所確定的制裁實施的開啟ri期7月10ri的前三天,新上任的英國首相張伯倫爵士親自抵達běijing,同顧維鈞首相舉行會談,基本接受亞盟提出的三個條件,並且願意同中國就邊界問題進行新一輪的談判。
戰爭最終是避免了,但就帝國在這場金融危機中所要承受的長期損失而言,那還不如直接開戰,在戰爭繁榮中狠狠的打一個痛快,然而這就是世界的現實。
戰爭永遠是最後一個選擇。
在中英基本就殖民地問題達成一致後,宋彪皇帝在zhongyāng宮接見英國首相張伯倫。
這不是他們第一次會見,但比之以往,這一次是恐怕是最為生疏和尷尬的一次。
在一次慘烈的世界霸主和前霸主之間的較量之後,作為勝利方,在內廷建議下,宋彪皇帝按照zhongyāng內閣的提議以一次隆重的禮節接見英國首相,彰顯國體之隆重,彰顯帝國國君之威嚴。
禮,國威也。
倫理也。
同樣的,張伯倫首相也被迫在他一生中第二次參加這樣隆重的中國式皇帝禮儀,在他的記憶中,那是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