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霧瀰漫,寒風刺骨。
「鏘嘁——————鏘嘁——————」
一列火車緩緩駛進車站,那滾滾黑煙和白茫茫的蒸汽彌散開來,使得能見度更差了。
還沒等車完全停穩,站台上的監工就罵罵咧咧的將那些蜷縮在火爐邊的苦力們喊了起來,一邊喊,手裏的鞭子還一邊抽打。
「懶貨,都給老子起來!卸貨了!」
苦力們站起身,攏着袖子等在站台上,一旦列車停穩,便可將那些悶罐子車廂打開,從裏面卸下各種各樣的貨物,美國的洋油,日本的花布,印度的洋藥,甚至是德國的軍火,都通過這條鐵路運到漢口,再由漢口裝上船隻,轉運到鄰近各省。如今國門大開,各種新鮮玩意湧進中國,若論見識廣博,恐怕除了那些留洋學生之外,就要數這火車站上的苦力了。
這裏是漢口劉家廟火車站,現在是京漢鐵路的終點站。
中國的鐵路建設發端於同治年間,太平天國戰爭尚未結束,英國、法國等國商人就曾多次向清廷提出修築鐵路的建議,但是因為涉及內地通商權益和挑夫生計問題,再加上保守勢力的敵視,所以中國的第一條鐵路遲至1876年才得以在上海至吳淞間鋪設,即所謂的「淞滬鐵路」,這條鐵路一開始就掌握在英國商人手裏,由英國怡和洋行控股,由於此時清廷保守勢力依然反對修建鐵路,因此這條鐵路的修築權實際上是英商採取誆騙手段從上海道台手中騙取的,從一開始修建就阻力重重,通車後不久就被迫賣給清廷,贖回這條鐵路之後,清廷立刻將其全部拆除,但因主持拆除事宜的是洋務派干將沈葆楨,因而使用了一個金蟬脫殼之計,將拆下來的鐵軌和機車、設備運到台灣,為丁日昌修建鐵路提供方便。
但因保守勢力的阻撓,丁日昌的台灣鐵路到底是沒有修建起來,之後的數年之間,洋務派與保守勢力進行了數次交鋒,最終因為中法戰爭的刺激,清廷才開始認真考慮鐵路建設問題,1886年,在李鴻章的主持下,開平鐵路正式開工建設,中國的鐵路事業從此蹣跚的走入國人視線,甲午戰爭之後,隨着國力的進一步削弱,中國已無力獨自從事鐵路建設,庚子國變之後,中國的鐵路正式成為列強新的瓜分對象。
作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京漢鐵路早就在洋務派的規劃中,但直到1898年才正式開工建設,而且由於資金短缺,鐵路的建設完全依靠比利時財團的貸款,加之工程合同存在缺陷,最終導致京漢路權完全落入外國人手中,從鐵路的建設到運輸、用人、財務、調度、行政,全部經營管理均由比利時公司控制,為鐵路借款開了一個極壞的先例。
從建成通車到現在,京漢鐵路一直處於比利時人管理之下,就連車站的站長、鐵路橋樑的管理人員也全部僱傭比利時人,雖然清廷已就贖回鐵路控制權問題與比利時方面進行交涉,但隨着「戊申革命」的爆發,此事已無限期擱置下來。
前幾天革命軍殺到湖北的消息傳來後,這漢口車站的火車頭和多數車皮都被比利時站長調到了河南信陽,以防落入革命軍之手,這兩天火車站的發車次數已減至每日一趟,武漢地區能跑的人早就跑到外地去了,火車站裡冷冷清清。
火車頭「吭哧吭哧」的喘着氣停了下來,那幾十節悶罐子車廂死蛇一般癱在了軌道上,讓人驚訝的是,這列火車的車廂格外的多,幾乎已達到了火車頭動力的極限。
苦力們急忙走上去,將那關着的車廂滑門拉開,這時才發現,那滑門上根本就沒上鉛封,正覺奇怪時,卻從車廂里傳來直隸、山東味兒十足的國罵:
「你大爺的!這地方可比天津衛冷多了,可別跑錯地方,到了東北了吧?」
「**!這是南邊,冬天又濕又冷,可不比咱北邊,那是乾冷。這霧大的,都瞧不見站台了。」
……
苦力們驚訝的發現,這些悶罐子車廂里裝的根本就不是普通貨物,而是一個個的大活人,而且都穿着軍裝,手裏提着步槍,不少人的後背還靠着一個大背包,背包上卷着毛毯,式樣與那租界裏
第四十七章 漢口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