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靜悄悄的,沒有人說話,連喘大氣的也沒有。
因為袁世凱袁大總統的心情不好,這種時候沒人會去自找沒趣。
本來,袁大總統的心情是挺不錯的,就在昨天,袁大總統正式簽署了中美、中德建交條約,革命之後建立的「中華民國」終於得到了正式承認,而且是兩個列強國家的承認,這足以奠定袁大總統「外交奇才」的地位。
但是總統先生的好心情被一張電報紙給壓抑了。
電報是湖北的共和軍總司令趙北趙振華從武漢拍來的,現在那張電報抄稿就攥在袁大總統的手裏,雖然已經快被捏成了團,但袁大總統始終沒有對這電報表任何評論,就這麼鐵青着臉坐在會議室的那張虎皮大椅上。
不用問也知道,那電報上的內容絕對不是袁大總統願意看到的。
不知過了多久,袁大總統才解除了僵硬的坐姿。
「唉。」
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是,袁大總統並沒有火,而僅僅只是嘆了口氣,重重的嘆了口氣。
「這個趙北,果然是個不知輕重的莽夫。一連五封電報過去,可他就是不來述職。視中樞命令為無物,跋扈,若是別人有樣學樣,各省的實力派不是就成軍閥了麼?中樞號令不行,地方強人跋扈,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袁大總統地話帶着幾分無奈。也帶着幾分憤怒。這屋裏地氣氛也更凝重了。
這裏原是天津直隸總督衙門。後來成了袁世凱地「全權攝政大臣公署」。清室退位之後。又換了招牌。現在是共和中國地「大總統府」。由於《辛丑條約》禁止中國在天津駐軍。因此。護衛總統府地實際上是一支裝備大炮地「警察」部隊。
當然。這裏只是袁世凱暫時地駐蹕地而已。袁世凱屬意地總統府駐地還是北京城。其實他很想將紫禁城改建一下。變為總統府地。但由於南方革命派已搶先一步將紫禁城宣佈為「博物院」。成了公眾場所。結果這紫禁城就不能搬過去了。
雖然紫禁城住不了。但北京是明清兩朝古都。有王氣象。仍是定都選地。袁世凱原本是打算派人立即去北京打前站。挑地方做正式總統府地。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南方地革命黨正賣力地叫嚷遷都福州。對於革命黨地心思。久歷宦海地袁世凱還是看得明白地。北方才是袁氏地根本所在。南方卻是革命黨地地盤。去了南方。就等於是虎落平陽。袁世凱不上當。堅決不去福州。也不去杭州。同時也放慢了回北京地步伐。仍舊坐鎮天津。給革命黨一個下馬威。但也沒有完全撕破臉皮。留下轉|u餘地。
當初推舉袁世凱做臨時大總統地時候。同盟會和光復會就提出遷都福州地件。只是由於孤掌難鳴。只好將此事放在制憲會議上解決。「建國戰爭」爆後。制憲會議出於全局考慮。曾提出動議。建議仍舊定都北京。但被同盟會和光復會聯合其他南方代表否決。所以。現在雖然制憲會議已確定了國名。但是這國都至今沒有定下來。
據袁世凱得到地可靠消息。同盟會與光復會正在秘密商議合併之事。將來組成一個大黨。試圖通過議員選舉取得議會多數。以便牽制大總統權利。對此。袁世凱非常警惕。隨即通過英國公使朱爾典聯絡列強公使團。由公使團出面。藉口《辛丑條約》上規定地外交條款。聯合向制憲會議施加外交壓力。宣稱。如果不定都北京地話。列強將不予承認共和政府。
列強的施壓起到了效果,制憲會議妥協了,將定都一事暫時擱置,待國會成立之後再說。就在袁世凱長噓口氣,派人去北京勘驗總統府時,卻突然傳來日本長江派遣艦隊製造蘄州慘案地消息,驚得袁世凱目瞪口呆,本打算通電,譴責日本艦隊的暴行,但卻遭到英國公使朱爾典的強烈反對。
朱爾典的理由非常充分:第一,這並不是單方面的屠殺,而是一次小規模的武裝衝突,在交戰中,不僅共和軍方面有傷亡,日本方面也有水兵傷亡;第二,日本是英國的盟國,譴責日本就等於譴責英國盟友,英國政府絕不會坐視不理,趙北是個「土匪頭子」,可以不必考慮中英兩國地關係,但袁世凱作為堂堂共和中華的大總統,完全有責任維護中英兩國的「多年友誼」,以免影響了中英兩國建交。
朱爾典的話里不僅帶着威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