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嚴嵩是有兩個目的的,鄭光是聽出來了,一者,是想搞清楚這裏面的關節,鄭光到底是不是夏言的人,和夏言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要不要緊,是不是計謀之類的二者,你就算和夏言不對付,沒關係,我也是你的座師,按照順序,你應該選擇我來做你的老師,這樣可以庇護你。
否則,你一個新科小狀元,沒背景沒身份沒靠山,不大的軍功,小小的翰林官,一旦犯事,誰能罩得住你?嚴訥就算了,他有自己的座師,就是如今的禮部尚書孫承恩,是他帶的上一屆庶吉士培訓班,嚴訥就是出身於此,師生關係早就板上釘釘的,孫承恩和自己不對付,嚴訥的態度也是正常的。
但是鄭光和夏言的事情傳出去之後,鄭光可就是一個自由人、游離派了,再怎麼的,鄭光也應該是需要一個老前輩來帶着做事的,不然誰都能朝他出手對付他,就好比之前嚴世蕃想對他下手,但是被嚴嵩給阻止了,真要這個時候嚴世蕃下黑手了,鄭光還真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不過鄭光是打定主意了,既然夏言不要他做學生,他也不打算做任何人的學生,尤其是這位嚴老先生,要是做了他的學生,之後幾十年倒是放輕鬆了,但是在之後,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胡宗憲就是前車之鑑!
而且自己很快就要離開京城去東南抗倭了,暫時可以避開朝政的漩渦,只是很可惜,自己無法阻止夏言的罷相,但是應該可以挽救夏言的性命。
於是鄭光略微思考了一下,便開口道:「下官在策論里主張的是先南後北的國策,主張先平定倭寇,後對付蒙古韃虜,在平定倭寇理順東南、朝廷財政得到改善之前,不能貿然對韃虜出手,否則一旦和韃虜打起來,短時間內戰爭無法停止,大明極有可能財政崩潰,而先平定了東南則會安全許多,夏閣老則主張東南平倭和復套之戰一起進行,被陛下否決了。
所以夏閣老認為,道不同不相為謀,下官不必對夏閣老稱學生,夏閣老也不會把自己看作是下官的老師,日後不過是同殿為臣而已,下官也是如此認為的,再者,下官的志向是平定東南倭寇之後再平定韃虜,與夏閣老所思所想皆不相同,若為師生,多有不便,夏閣老感於下官之志向,遂沒有以師生相稱。」
嚴嵩點了點頭,開口道:「原來是這樣,道不同,的確是不相為謀較好,否則今後一個想往北,一個想往南,調和起來殊為不易啊,既然如此,那」
「嚴閣老,這裏有一份摺子您看看,這個額」一名內閣官員拿着一本摺子風風火火地走了進來,內閣閣員有分管六部政務的傳統,嚴嵩如今分管了刑部和工部這兩個部門,而其餘四部裏面,除了禮部是獨立自主之外,吏部、兵部和戶部的日常政務都是夏言一手抓,夏言為了限制嚴嵩的勢力也是不遺餘力的,什麼都不給也不好聽,就把最沒有權勢的刑部和工部給他,把人事、兵權和財政死死抓在手裏,不給嚴嵩一絲一毫的機會。
這兩個部門反倒是油水比較充分的,把這兩個部門給嚴嵩,夏言也是存着些心思,要是嚴嵩但凡有什麼風吹草動貪污**之舉,夏言完全可以收拾他,雖然嘉靖皇帝對臣子們的貪腐之舉不甚在意,但是也只是管到內閣和六部,下面的官員都是內閣在管,夏言沒辦法直接收拾嚴嵩,但是完全可以收拾他的兒子和黨羽,比如嚴世蕃和趙文華。
所以嚴嵩才如此謹小慎微,對嚴世蕃的大義舉動十分不滿,上一次嚴嵩好不容易求得夏言的寬恕,這一次,可不會再給夏言機會了,當然,在此之前,要狠狠的壓制嚴世蕃才是,夏言不死,你小子就別給我蹦達,你得知道還有人在你老子上頭!能要你命!
自然的,管了部門,就要有事務處理,這些內閣官員來找嚴嵩處理政務是很正常的,只是這個時候不巧,嚴嵩正打算拉攏鄭光呢,這冒冒失失的傢伙就衝進來了,見着此景,嚴嵩一愣,而鄭光則是大喜過望,可以正大光明的離開了,於是鄭光抓緊時機,開口道:「閣老既然有政務要處理,下官就不打擾了,下官告退!」
嚴訥早就觀察着,也立刻道:「下官告退!」
嚴嵩實在是不好挽留,只好咽下這枚苦果,勉強笑着點點頭,說道:「去吧!改日有時間再來聊聊。」
兩人應諾,說完,兩人便退出了,留下嚴嵩面色不善的盯着那官員,那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