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性的探討,是電影永恆的主題之一。《identity》或許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最邪惡的靈魂,往往表象最無害,隱藏得最深。」
《法國電影》場刊的報道,回答了誼華高管的疑惑。
因為《銀幕》的緣故,一天後,《法國電影》、《荷里活報道》等場刊媒體,也派出記者前往姆比瓦的酒吧,然後陸續報道了《致命id》電影。
《致命id》引起不少媒體、電影人的注意,甚至有那不安好心的媒體,公然宣稱躲在酒吧「偷偷」放映的《致命id》,其優秀程度超過了那些參加戛納電影節、在影院上映的華語電影。
之所以會引起高度關注和評價,是因為電影主題對人性的披露更加深刻。
不論是東方古裝武俠片,還是愛情、親情、動作等各類影片,在最受歡迎的類型上,絕大部分電影人都投向了人性主題。就連電影節官方也承認,對於人性主題,電影節明顯更加喜愛。
不僅僅是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都是如此。
曾有多次獲獎的歐洲著名大導演表示:「不管那是一部商業化的電影,還是政治意味濃厚的影片,重點你得始終圍繞人性拍。」
《致命id》中,每一個人格,不論好壞,都象徵着不同的意義,代表着那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遭遇的不同經歷,從而形成不同的人格。
「……懸疑中帶點恐怖,沒有特別出彩的橋段,但環環相扣,可以說沒有一個浪費的鏡頭,每一個畫面都可以找到前因後果……」
「情節鏈接方面比較出色,開頭部分的鏡頭轉換和劇情描述,難免會有讓人感到有些混亂拖沓看不下去,但每每剛產生這種感覺,劇情就會突然峰迴路轉,再次抓住觀眾的心……」
「對細節描繪的夯實,用多重隱喻構築了精妙絕倫的劇本架構。而那以黑夜陰雨為基色的呈現,一個個為人屏息的節點不斷渲染出層層深入的驚悚氛圍,多重人格的反轉則又幾度塑造了絕然不凡的懸疑觀感……」
戛納場刊、媒體的報道,迅速通過來到戛納的華夏媒體記者傳回國內。
對於華夏記者來說,不論《致命id》是以何種身份出現在戛納電影節上,受到的肯定毋庸置疑,而且打破了長久以來存在的東西文化壁壘!
消息傳回國內,迅速引發刷屏效應。
尤其是公眾得知,《致命id》沒有通過國內審核,以近乎滑稽的方式「偷渡」戛納,反而得到國外電影人、媒體的好評,引起一片譁然。
這份譁然,隨着一對在戛納旅遊的華夏夫妻,在網上發表的文章,瞬間爆了。
那對夫妻去姆比瓦的酒吧看過《致命id》。
文章中,他們信誓旦旦的表示,這是一部懸疑片,從頭到尾沒有任何有關國內負面形象的畫面,也不涉政、不涉黃,很難理解沒有通過審查的原因。
至少在他們看來,這部電影不存在任何不和諧因素。
於是,有關國內電影審核標準的話題,熱度直線上升。
不少網民高呼,應當將標準公開,透明化。
顯然這是開玩笑,電影人都只能靠一次次碰壁的經驗,摸索審核標準,吃瓜群眾又怎麼可能知道?
「這傢伙還是人嗎?」
寧世斌癱坐在沙發上,面前攤着一桌的報紙,都是有關《致命id》的報道,但他這次罕見的沒有發脾氣。
「在ktv播電視劇,在酒吧放電影,這是正常人幹的事情嘛?老外也是有病,三百萬投資一幫群眾演員拍的電影,他們也說好?」
寧世斌累了,心累。
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偷雞不成蝕把米,嚴重消磨着他的信心。
「那個瘋子,讓我贏一次不行嗎……」
張瑞霖遞上一杯熱茶:「斌少,其實這次也不能算他贏。國內輿論吵得這麼厲害,他等於自斷後路,這部電影休想在國內上映。」
是啊,官老爺的鬍鬚是誰都能隨便撩的嗎?
如果《致命id》過審拿到龍標,順利在國內上映,不等於官老爺變相承認自己錯了嗎?
第三九零章 準備斗羊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