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一場惡魔與惡魔的格鬥史,對於那些沒有親臨戰爭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場激烈刺激驚險的嚮往;而對於經歷了戰爭的人來說,卻是殘酷的、沒有理性的噩夢。
對於深陷戰爭環境中的人們,特別是反侵略、反奴役的戰爭,則相關到人們的切身利益,特別是直接面對的人們。抗爭,不抗爭便會失去美麗的家園,使自己和親人陷於殘酷的統治之中。
而抗爭也表現在不同的形式上,有的人在浴血廝殺,有的人在勞動支前,有的人在頑強活着。沒錯,頑強活着也是一種抗爭,是在展露不屈的意志。而從這一點來看,珍娘帶着囡囡活下來,未嘗不是一種抗爭,千千萬萬曆經苦難、帶着身心的傷痛活下來的人們也是如此。
從本質上來講,戰爭是為了某些利益,國家的、個人的,用人的生命進行的一場利益戰。也許是某個集團貪婪的私利,也許是為了一個國家的榮譽,也許為了展現一個國家的強大,也許在向世界表達着什麼,也許只是為了讓國內的人民重新進行一場人心歸向戰。於是人類與人類之間進行了大屠殺,殺死的是人類,倒下的是人類,勝利的只有利益,不是人民,絕對不是。
但現在的情形卻不同於歷朝歷代,人民,正在享受着勝利帶來的各種利益,也正在從勝利中舒緩身心,重拾起生活的信心。
不可否認,儘管整個抗清、反攻的過程沉痛壓抑得令人艱於呼吸,但卻使中華民族的脊樑在烈火中煎熬鍛就。同時,這也是清洗自身肌體毒素、腐朽的過程。
變化,變化,國戰時打着「一切為了勝利」的旗號。恢復重建時又提倡同心同德、人人努力。從男人到女人,從朝廷到民家,從官員到百姓,沒有誰能不受影響,沒有誰能不被捲入早已由朱永興掀起的變革浪潮之中。
而在每次社會變革中,都預示着很多意外機會的來臨。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也是給有膽量的人的。誰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誰能有更大的野心,誰便會因此而得到更大的利益。從集團,到個人,莫不如此。
朱永興也通過行動向更多的人表明了一個態度:跟着我走的有好處,擁護政府的會得利,觀望猶豫是你們自己的損失。
現成的榜樣便是商團,民爵授的最多。朝廷的差事攬的最多,商船的規模越來越大,行商的範圍越來越廣,由海到陸,連光復區商鋪的拍賣,他們也拔了頭籌。
同樣,商團在國戰中出力也最大,購買債券。捐輸錢糧,運輸物資……可以說。他們得到朝廷的青睞和照顧,也是他們自己努力的結果。不可否認,商人,在某些方面的嗅覺是相當靈敏,更善於抓住機會,也比平常人更有冒險精神。
朱永興沒有什麼抑商的想法。只要你遵紀守法,賺多賺少是本事兒;只要你依法納稅,國家也能從中獲益。當然,如果只是商貿,朱永興覺得還沒有發揮出商團最大的力量。而他。正在賦予商團更多的任務,更大的責任,更多為國出力、更多賺錢的機會。
侵略、擴張必然是要以軍事手段為主,但經濟上的殖民和控制也必不可少,甚至是開路先鋒。縱觀各國的殖民史,便可以看出,先是以商貿為藉口逐步滲透,然後才是窺準時機的軍事介入。在目前明軍尚不能抽出過多兵力的時候,朱永興要不放鬆對外的擴張,利用商貿和墾殖進行變相的掠奪和控制,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作為商團最資深的老前輩,鄭硯北已經是垂垂老矣,但卻是商團里最受朱永興尊重的。從出緬入滇,鄭家便以馬幫的基礎傾力相助,無論是聯絡四方,還是日後向海貿擴展,從來沒有猶豫過。這樣的鐵杆保皇派的行為,恐怕連那些追隨晚的重臣都不曾有過。
新年歡慶,先是君臣同樂的大宴,然後便是朱永興格外施恩,招攬商人、士紳、外國使節的小宴。不是圖的山珍海味,而是親見皇上的榮耀,就這,日後對兒孫也絕對是個足夠顯擺的事情。若是幸運,再得個皇家賞賜什麼的,那就有了傳家寶,一代一代得供着。
「就目前的商貿而言,利潤豐厚是肯定的,但也有着很大的風險。」朱永興接受完拜賀和祝酒,便直接拋出了自己的主題,幾個小布袋由侍女端在盤中,給參加宴會的商人們輪流驗看,他則做着解釋,「墾殖雖慢,卻是長遠且安穩的
第一百零七章 只是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