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隨風在清玄世界坐忘峰上遭到古仙威脅,然後告知張祿,到他假裝飛升,離開清玄,大概是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然後他又在青丘世界修行了整整三年。那麼相對應的超三維世界,究竟過去了多少時日呢?
張祿最近這段時間受三無的委託,詳細記錄了各三維世界——當然是指「玄奇界」發現和監控的有人類居住並且有修仙傳承的那四十三處(包括地球)——的時間流逝速度,以資比對。當然啦,各世界的所謂「天地法則」根本如一,表現形式卻千奇百怪,各種度量衡,也包括對時間長短的記錄方式,肯定也全然不同。
就理論上來說,絕大多數下界都有年和日的基本記時單位,月和時就未必了,其中最短和最長的年、日之比,差距竟然超過十倍!倘若沒有一個明確的衡量標準的話,實在無從比較。
好在仙人就掌握了這樣一種獨立於各界之外的固定的衡量標準,那就是——感覺。
人本身對於時間流逝速度自然也有感覺,但很不準確,因應不同情境會產生極大的誤差。就好比愛因斯坦半開玩笑所舉的那個例子:與一位美女對坐一小時,會感覺只過了一分鐘;在火爐前坐上一分鐘,會感覺過了一個小時。所謂「度日如年」之類成語,就是這麼出來的。
但是仙人對於自身的掌控能力遠非血肉之軀的凡人可比,對於身外萬事萬物乃至於整個宇宙的感知精度則更非凡。或許當超三維的生命踏足真正四維或者更高維世界的時候,他們將很難再準確感應時間的流逝速度吧,但僅僅在超三維和三維這兩個維度當中,還並沒有什麼外力能夠干擾到他們的這種感應能力。
所以,就以超三維一塌縮年的萬分之一作為基本單位,張祿記錄下了各三維世界年和日的具體長短,交給三無去進行研究。不過張祿本人對於三無究竟能夠研究出什麼結果來,並不抱任何希望,雖說三無閱讀了海量的地球科學書籍,終究還是民科野路子,真想要探究整個三維體系,估計還得等有真正的地球科學家飛升之後再說。
不過簡單的結論也能夠得到一些,比方說清玄世界修至化神者,壽可三百歲,但這只是當地的時間記量而已,若換算成地球時間,則要超過五百年。天垣世界得入無人境,壽可一百七十歲,若換算成地球時間,則接近五百年。由此可知,不管這個星球公轉和自轉各自是什麼速度,普通人類的平均壽命、頂尖修真者的平均壽命,其實相差並不很大。
還有就是超三維世界和各三維世界之間,以及不同的三維世界之間,時間的流速並不均衡,無法直接比對。其實愛因斯坦早就證明了時間的流速是不均勻的,那麼兩股不同的世界的時間流,就好比兩條不規則的曲線一樣,你沒法將其各自均勻切分,然後一一對應切分點。舉例來說,或許天垣的某一年,長度正好等同於清玄的兩年,但下一年又可能僅僅等同於清玄的一年半……
當然啦,這是指某個人能夠在天垣、清玄之間來回穿梭,所得出的結論,但本身天垣和清玄上的人類並不可能感覺到自己世界的時間流速變更了,同樣,張祿以超三維塌縮年的萬分之一來計量,得出的結果雖有小小的誤差,大體上也並無什麼改變。
這是因為,單獨一個星球實在是太小的時間系了,其時間流速相對接近於均衡。但當兩個世界作比的時間,其實質是在比對兩個不同三維宇宙的總體時間系,則其流速一如洶湧波濤,時而高峰,時而低谷,不但極不均衡,而且幾無規律……
三無有一個猜想,時間是伴隨着運動而產生的,當某事物絕對靜止的時候,則時間也將徹底停滯——好比說已經瓜熟蒂落的那前幾代口袋地球世界。
但是近觀波浪,高低起伏,遠遠觀之卻仍平滑如鏡。或許換一個比方更為合適:放大鏡下的某物體表面可能凹凸不平,但僅用肉眼來看,或許會顯得極其平滑。時間也是如此,一整個宇宙的時間流速貌似絕不均勻,但若在更高維的生命看來,用越大的尺度來衡量,它卻越接近於均勻。
這個更大的尺度,就是超三維的基本時間尺度——塌縮年。與凡人不同,仙人所感應到的時間並非一兩個星球的小尺度、小時間系,而是整個超三維宇宙的大尺度、大時間系。
這也是「玄奇界」對於各下界的監控沒法列出完善的工作日程表來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