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樂覺得王府醫官對他很不客氣,在那位良醫正看來自己卻已經很客氣了。
大明制度,各藩王府中有良醫所,主官就是良醫正。良醫正是正八品文官,比徐小樂高得多。如果從官府的公文來看,徐小樂只是有品級的醫學生,勉強算是醫士,連御醫都算不上。到了大同府,也只是個府醫學正科從九品剛剛入流的小官。
在官本位之下,良醫正自認為已經足夠禮賢下士了。
只是徐小樂並不把這一品的差距看得很重,也不覺得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良醫正需要特別對待這人並沒有拿得出手的病案和醫理嘛。
兩者之間完全是用雞同鴨講,自然都覺得對方不夠尊重自己。不過總算二人都是文官,也不至於因為一點意氣就鬧特別大的彆扭,磕磕絆絆約定了入府拜見的時間,以及當日需要注意的衣着和禮儀。
這原本該是王府長史司的工作,不過代王並不是很在意這些細節,索性就叫良醫正代勞了。
徐小樂聽了個大概,基本就是保持禮貌和尊重。他對此並不覺得很複雜,怎麼說他也是宮裏出來的。聖天子陛下不知道比代王高到哪裏去了,他跟聖天子談笑風生,何況一介藩王呢。
到了約定的日子,徐小樂換上公服,騎着墨精就去代王府了。大同的百姓對牲畜見得最多,看到墨精這樣神駿的騾子並不感到意外,但是看到騎騾子的官員卻大為驚奇,好多人就跟在墨精屁股後面看了一路,直到徐小樂到了代王府照壁之下才散去。
徐小樂通報如儀,被人接引進去,直接登堂拜見代王。
代王年約四十,頗有些好奇地看着徐小樂進來。他等徐小樂擺出了見禮的姿態,便道:「免禮。」
徐小樂還是沉了沉腰,這才站直,抬眼偷看了一眼代王,心說這位代王殿下跟兩位聖上長得並不很像嘛。不過想想他跟皇帝其實都隔開兩三代了,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真要細究起來,太宗之後的幾位皇帝都沒有太宗的那把大鬍子,也不都不像太宗那樣驍勇善戰。
這位代王是第二代代王,論輩分是當今聖上的叔公。之所以輩分這麼高,是因為第一代代王比太宗永樂皇帝小十四歲,壽命卻很長,在位五十五年,享年七十三歲。世子朱遜煓沒機會上位就先死了,由如今這位朱仕壥承襲代王位。今代王的祖母是徐達的次女,卻也看不出他有什麼武勇氣概。
代王看了徐小樂也覺得不像是仙風道骨的神醫,很有煙火氣,道:「徐先生,你多大了?」
徐小樂回了一禮,表示不敢當這個「先生」,就答道:「殿下何必問我年歲?醫術豈在齒齡?」
代王被噎了一下,反倒覺得有些新奇感。他撫掌笑道:「這真是破天荒頭一遭見到你這樣的客人。不知多少年沒有人敢在代王府如此放肆了。」
徐小樂奇怪道:「我聽聞天家愛惜百姓,親民和善,殿下何出此言?」
代王朱仕壥笑而不語。
他的祖父朱桂曾經脾氣暴躁,建文元年時,因罪被廢為庶人當然這也是建文不夠老辣,頗有些削藩的意思。直到太宗皇帝奉天靖難,登極大寶,才恢復了朱桂的王爵。可是朱桂仍然沒有吸取教訓,多次被人控訴行為不軌,後來太宗皇帝敕列其罪狀共三十二條,召朱桂入朝,朱桂竟然不去。太宗第二次召他,他才勉強上路。不過太宗在中途又把他遣還大同,同時革去了他的三護衛,直到永樂十六年才恢復護衛。
這樣一個脾氣暴躁,甚至有些「暴君」氣象的藩王,誰敢硬頂?
當然,作為孫子不能說祖父的不是,所以朱仕壥只能笑而不語。更何況他不清楚徐小樂是真的不明真相,還是揣着明白裝糊塗,所以笑而不語才是最好的應對。他可不像祖父,那位是真正的太祖龍脈,太宗的親兄弟……如今的皇帝跟他可沒什麼情誼可言,真要是肆無忌憚,被王府長史或是其他地方官參一本,說不定連王爵都保不住。
尤其是土木堡之變中,大同鎮十分不上枱面,朝中甚至有一種論調說大同鎮跟瓦剌人私通,故意陷害上皇。這讓負責「監守地方,為朝廷藩籬」的代王很丟臉。
非但丟臉,還險些丟了性命若不是郕王登極,天知道上皇會有什麼雷霆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