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姚廣孝近百的智力,自然輕易就能夠追溯到源頭。
前日皇帝無緣無故的召見了自己,力勸自己還俗出仕,傍晚白馬寺就換了主持。
第二天自己就被攆出寺廟下山看管菜園,深更半夜床上稀里糊塗的多了個女人,還被人捉姦在床,要說這事和天子沒關係,打死姚廣孝也不相信。
「唉……陛下真是看得起貧僧,竟然為了我這麼一個小沙彌浪費這麼大的苦心,只可惜我真的不能答應陛下還俗啊!」想起自己的難言之隱,姚廣孝便在心裏嘆息一聲。
姚廣孝也不憎恨劉辯,相反還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也不和慧真以及他的徒弟們爭吵,那都無濟於事,冤有頭債有主,誰算計的自己,自己就去找誰!
「他他……」被慧真雇來的青樓女子一臉不可思議,指着道衍想要對慧真及他的徒弟說些什麼,卻又無從開口。
慧真唯恐這**說漏了餡,雙目圓睜,叱喝一聲:「道衍犯了色戒,本寺自會按照寺規處置,不干你這女子之事,速速離開!」
這**轉念一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當即穿了衣衫匆匆離去。
道衍既不狡辯,也不囉嗦,在慧真宣佈開除他的僧籍,甚至污衊他是佛門敗類,從今以後再也不許做僧人的時候,也沒有吭一聲。連東西也沒有收拾,就下了山直奔金陵而去。
「倒是識時務!」
望着姚廣孝的背影,慧真露出得意的笑容,喝令弟子把這佛門敗類的行李丟下山,免得留在山上玷污了佛門聖地。
姚廣孝走了一個時辰,進了金陵城直奔乾陽宮,向守衛宮門的御林軍施禮道:「貧僧道衍,前日曾蒙陛下召見,此番有要事求見陛下,還望通傳一聲。」
守門的御林軍早就得了吩咐,還禮道:「陛下此刻正在早朝。大師請入宮到候宣室等待宣召!」
太極殿上,劉辯正在主持朝議,重點討論荊州方面的戰事。目前局勢處在膠着狀態,朱元璋用兵謹慎。沒有輕敵冒進,而是步步為營,因此局面並沒有什麼變化。
其次就是陸康死後朝廷缺少了司徒,但劉辯早有廢除三公,實行左右丞相領銜九部的打算。所以黃琬死了之後不再設置太尉,而現在陸康死了之後也就不打算再設置司徒。
在此之前由陸康領銜文武百官,資歷、功績、聲望都足夠,而陸康死了之後孔融與荀彧都不具備領銜百官的資格。孔融名氣雖大,但沒有多少功績,能力平庸,而且是個老好人,缺少魄力,劉辯自然不會扶植他領銜朝堂。
荀彧這些年協助天子掌控大局,將國事打理的有條不紊。而且內政能力也出類拔萃;但由於劉辯的強大,荀彧的表現也不是特別出彩,更像是陪襯紅花的綠葉,而且今年還不到四十歲,由他領銜百官,滿朝文武也未必會心服口服。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劉辯打算把劉伯溫扶正。
最早的從龍之臣,幫助天子制定以江東為根基的戰略,在劉辯缺兵少將的前期幫助劉辯橫掃江東,在酸棗會盟諸侯之時全身而退。讓天下豪傑對被廢的弘農王刮目相看。之後便一直坐鎮朝堂,調度兵事,論資歷、論功績、論能力,再也沒人比劉伯溫適合領銜文武百官了。
劉辯正襟端坐在龍椅上。高聲宣佈:「陸司徒辭世,天地同悲。自此之後不再設置司徒之位,只做榮譽追授。加封兵部尚書劉基為右丞相,領銜文武百官!」
「謝陛下器重,基一定會竭盡所能輔佐陛下,掃蕩諸侯。重振漢室!」劉伯溫一臉古井不波,出列跪地謝恩。
待劉基謝恩起身之後,滿朝文武一起向他施禮祝賀,劉伯溫微笑着還禮:「司徒去世之後,基責任重大,日後還需要諸位同僚多多支持,才能君臣齊心,所向披靡。」
劉辯又宣佈劉伯溫空缺出來的兵部尚書之職由孫臏接替,平日裏主持兵部事務,一旦自己出征之時,由劉伯溫暫時接掌兵部。滿朝文武再次向孫臏恭賀,其中自然不乏嫉妒眼紅者,人有七情六慾,這都是正常的表現。
朝議舉行到午時方才結束,百官山呼萬歲,在劉伯溫的帶領下退出了太極殿,各自忙碌政務去了。
劉辯剛剛返回含元殿,李元芳就湊上來稟報:「啟奏陛
八百五十四 難言之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