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楊思齊率軍攻破了「叛軍」大營,心中十分興奮,不過總算沒有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心中還存有一定的戒備之意,這一夜根本就沒有睡,剛剛躺下便去營中巡夜了。
也幸虧得如此,他才保住一命,沒有像那姓高的偏將一般稀里糊塗的丟掉了性命。
而在楊思齊巡營之後剛剛準備返回的時候,突然見中軍帳起火,頓時心中大驚,立刻下令將士們前去滅火。
可是沒想到只是眨眼的功夫,火勢便蔓延到了周邊的營帳,霎時之間烈焰飛騰,一時之間竟然難以撲滅。
除此之外,更有幾處並不關聯的地方也是突然火起,附近的軍士想要搜查縱火者,卻並沒有發現任何人,無奈之下只好先行救火。
而最令楊思齊欲哭無淚的是,原本堆放在營中的那些防禦性器械,包括拒馬、鹿角、柴草等物卻反而成為了引火的工具,致令火勢越來越大,火光沖天,想要撲滅已是難如登天。
而隨着烈火越來越旺盛,一些高句麗軍的將士眼看着難以撲滅,便開始由主動滅火變為逃離火海,準備出營而去,直到這時候他們才發現,在他們的四周竟然全是一片火海,想要逃出去已是大為不易。
不過到了這時候,困守在裏面只有死路一條,所以這些將士們也不管其他了,全都認準一條路,拼命地向外逃走,有的是衝進火海中被燒了個皮焦骨爛,也有一些幸運的衝過了火海的將士卻不幸的掉進了陷馬坑之中,被裏面尖銳的拒馬刀槍等物刺死,慘叫之聲不絕於耳。
就在這時候,高句麗的大軍已經亂了起來,人馬踩踏而死者不計其數,到了後來有人發現東門處火勢小,逃生幾率比較大,便興奮地大喊起來。
而這一聲喊則讓高句麗大軍徹底陷入混亂之中,許多將士為了搶奪生路,不惜對同袍將士刀兵相向,一時之間只見高句麗將士自相殘殺者甚眾,楊思齊本來就在軍中沒什麼威望,這樣一來就更加無法約束了。
幸虧楊思齊身邊的親兵們還算忠勇,危急時刻列成陣勢,對衝過來的袍澤們進行一陣砍殺,然後乘機殺出一條血路,護着楊思齊從大營東門逃了出去。
等到楊思齊逃出大營之後往裏一看,頓時眼前一黑,差點暈了過去,因為他的一萬八千兵馬在這一次火災之中竟然死了了七八成,圍攏在他身邊的將士不過兩三千人,而且個個垂頭喪氣,全無鬥志,這哪裏是精銳的高句麗大軍?分明就是一夥行屍走肉。
「回營,整頓人馬,畢竟我軍在大本營還有兩千人,再加上身邊這些軍士,若是整訓一番仍然有四五千人,在人數上並不會少於對方,最起碼還能保證我等安然退去,若是諸位四散逃走,唯恐最終只有一死,別無他途。」看着這一個個神情沮喪的軍士,楊思齊也是心中悲嘆,可是畢竟他是一軍主將,所有將士的主心骨,這時候可不能輕言放棄,所以只好強行咽下煩惱,整頓人馬,準備返回軍營。
卻不料他們剛走了四五里路,便聽得後面一陣喊殺之聲傳來,定睛一看,竟然是自己苦苦追尋的「叛軍」,直到這時,楊思齊才恍然大悟,原來今夜失火並非是偶然,而是叛軍蓄意為之。
「粟末部叛軍素來只是恃勇莽夫,不擅兵法計略,今日為何竟能出此毒計?莫非是背後有高人指點?或者,這所謂叛軍根本不是粟末人,而是……唐人?」
楊思齊越來越覺得自己的猜測是對的,不由得心中驚懼起來,這時候恰逢背後一員敵將大聲喝道:「賊將聽着,吾乃大唐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周王顯是也,如今率領十萬大軍來至此處,爾等燭火之光,焉敢與日月爭輝?識相的話速速投降,可保爾等妻兒性命,否則的話,定要夷爾三族。」
「啊?」楊思齊的大軍雖然只有少數人聽到那人喊話,可是一聽說對方竟然聚集了十萬大軍,黑夜之中又看不清楚敵軍蹤影,只聽得馬蹄聲雷動,從這聲音聽來至少也有數萬匹戰馬,料想對方雖有誇大之詞,其人數之多也遠遠不是己方所能比擬的,於是盡皆惶恐不安起來,這時候又見敵將持槍跨馬殺了過來,根本不敢抵抗,立刻便四散逃走,有的逃走不及的也不敢反抗,立刻便扔掉武器,舉手投降。
這時候的楊思齊也顧不得收攏士卒了,在親兵的保護下一路狂奔,來到了己方的大營,他見己方大營燈火通明,仍
第九十二章三千破兩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