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獨立營拉開整訓序幕的時候,三支隊司令員周建屏、政委劉道生和687團首長趕到了盂縣縣城。
因為擔心日軍飛機轟炸,周建屏一行是在蕭四明開展整訓的當天晚上從上社快馬加鞭趕來的。
周建屏祖籍江西金溪,生於雲南宣威,16歲到滇軍當兵,雲南講武堂8期畢業,護國戰爭時曾在朱老總手下當過連長。後兩次入黃埔軍校學習,南昌起義時,在第四軍中任營長。紅軍時期,周建屏當過紅十軍、紅十一軍軍長,紅十九師師長。長征時,周建屏留在蘇區打游擊,戰鬥中負傷後被送往上海治療,傷愈後,從上海到了延安,任抗大第二科科長。八路軍整編時,任343旅副旅長,後帶685團二營一個連隨聶司令開創晉察冀邊區,創建了四分區和三支隊。
這年,周建屏45歲。
紅小鬼蕭四明在抗大二期二大隊上學時,周建屏就是二科科長,也就是二大隊的大隊長。
三支隊政委劉道生是湖南茶陵人,1915年生,才22歲,是個年輕的老資格政工人員,曾經當過紅軍粵贛軍區師政治部主任、軍委幹部團營政委、紅三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長、共青團中央組織部長、紅六軍團政治部主任,八路軍整編時任120師359旅717團政委。120師北上抗日後,劉道生率領60餘人的120師359旅717團戰地救亡工作團和一個連,從平山到了盂縣,在這裏建黨建軍建政權,成立了孟平陽壽榆五縣中心縣委、盂縣抗日民主政府和孟平陽壽榆五縣抗日游擊大隊。並以戰地工作團和所帶的一個紅軍連與周建屏率領的685團二營一個連合編,整編地方武裝,組建了晉察冀第四軍分區,也就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三支隊。
344旅687團團長是張紹東,副團長田守堯,參謀長蘭國卿,政治處主任崔田民。
這些人的資料蕭四明都了解,但除了周建屏外,其他人都不認識。
歷史上,周建屏是38年6月因舊傷復發而犧牲的,是著名烈士。劉道生和崔田民後來都是開國中將。張紹東和蘭國卿二人在38年2月25日叛逃,從此不知蹤跡。田守堯後來接任687團團長、344旅副旅長,八路軍二縱隊新編二旅旅長、新四軍三師八旅旅長。後來奉命到延安學習時,在黃海海面與日軍汽艇遭遇,英勇犧牲。他犧牲後,汪偽特務機關利用通訊聯絡不便、延安方面不知道他犧牲情況的特點,派特務偽裝他,企圖刺殺****領袖。這段故事後來被拍成了電影。
蕭四明想起來穿越前網絡上的軍迷們評價說,687團改編時的團級主官,是八路軍各主力團主官中最倒霉的,心裏就有點好笑。
王麓水、陳宜勝、蕭四明接到周建屏司令員到盂縣縣城來的報告後,迎到了城外。
一見面,周建屏連見面寒暄都免了,直接問王麓水和蕭四明:「聽說你們繳獲了日軍兩門九二式步兵炮、十二挺九二式重機槍?」
蕭四明登時就意識到大事不好,但還得和王麓水一起老老實實地報告說「是!」
周建屏登時就笑了,說乾的好,小鬼子也是一個鼻子兩個眼,中彈後照死不誤!不過,小鬼子確實是訓練有素,不好打!和小鬼子打仗,不同於蘇區時和國*軍打仗,得好好研究,學習鬼子的戰術和練兵方法,學習他們的武器裝備配備方式。不然的話,象紅軍時期那樣靠戰士們猛衝猛打取勝,是不行的!
周建屏不愧是雲南講武堂八期畢業的,不愧是兩次進入黃埔學習過的,不愧是我軍宿將,北上抗日這麼短的時間,也看出了日軍的作戰特點。
回到縣政府院內後,周建屏認真聽取了王麓水、陳宜勝和蕭四明關於吸取盂縣縣城一系列戰鬥經過。
聽完報告,周建屏想了想說:「現階段我軍對日軍作戰,主要方式還是得打伏擊戰、襲擊戰,不能和日軍打陣地戰。就是打伏擊戰,也要特別注意利用好地形,選擇最利於我們的伏擊地點,集中能夠集中的全部火力。否則的話,伏擊戰也可能打成擊潰戰,甚至會轉勝為敗!」
可能是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或者是為了指點王麓水和蕭四明,周建屏又說:「最近我仔細地研究了日軍步兵小隊、中隊、大隊的火力配備。這一研究,發現小鬼子不簡單,火力配備很有講究。小隊一級的,步兵班每
第三十章一切繳獲要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