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科技樹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從當前技術發展來看,在萬曆與崇禎年之間有個科技斷層。在嘉靖、萬曆年間,火銃火炮,各種彈藥的發展都有長足進步,可以說是朱慈烺能有燧發銃就是吃那時候的老本。
然而天啟之後,新技術卻罕有出現,直到朱慈烺到了山東大力推廣教育,刺激科技發展,靠王徵這樣的老科學家方才續上了傳承。不過從宋應星創辦的《不可為物》來看,日後三百年裏,大明是不會缺少各種稀奇古怪的創意了。
這本收羅了天下所有奇思妙想的雜誌,都是設想者自己都覺得現今不可能發明出來的東西。大到空中堡壘,小到千里傳聲器——類似電話,但「幻想者」並沒有提出電的概念,一切具有科幻題材的物事都能從中找到。
如果讓後世人看到這本雜誌,多半會以為從朱慈烺在位時大明就在研發這些高端科技了。
事實上,這本雜誌的主要作用還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供人意淫的陣地,以及刺激小孩想像力和科學興趣的課外讀物。
隆景二年春,又大了一歲的皇太子朱和圭已經在皇帝陛下的啟蒙下開始讀書了。這本《不可為物》也是他最喜歡的「大書」,尤其是其中的插畫配圖,總是讓他看得津津有味。
「爹爹,你把這個造出來好不好?皇祖父說你什麼都能做出來的。」小秋官拿着書,打斷了皇帝陛下的閱讀時間。
朱慈烺從自己的書中抬起頭,壓低聲音道:「忘記了麼?圖書館裏不許大聲說話。」
小秋官一縮嘴,露出認錯的神情。
陸素瑤坐在不遠處的位子上,看得心中直樂,暗道:陛下真是個較真的人。這是他的圖書館,還有誰能進來看書不成?
朱慈烺拉着小秋官到了外間,將兒子抱在腿上,道:「要守規矩哦。如果大家都不守規矩,最後倒霉的肯定是最先不守規矩的人。」
小秋官點了點頭,再次將書推了上去:「爹爹。咱們造這個嘛。」
朱慈烺接過一看,咧嘴笑了。這倒是空中堡壘的簡約版,簡單來說是個飛艇。
雖然《不可為物》是本幻想雜誌,但其中的幻想物也不能憑空而來,更不能有玄術道法之類的超自然現象。每個提供稿件的設計者,都得說明自己的設計原理,必須符合現實物理、化學規律,同時還要說明這個設想的瓶頸所在。
作為飛艇的幻想者,這位來源標註「武林大學」的化學系學生。首先闡述了「輕氣」的存在——這是武林大學最新的研究成果,還沒有經過定名。如果按照皇帝陛下制定的定名規則,它應該是「氣」字頭,下面用「輕」的同音字。
就如供人呼吸、並直接導致陽作反應的「陽氣」,被定名為「氧」。
「這個恐怕有些難。」朱慈烺看了之後點着下面關鍵障礙的內容:「首先是輕氣不容易製造,要造一個這樣大的氣球可不是實驗室里幾十個人就能做出來的。其次是輕氣會爆炸,只要有一個小火星,這艘飛船就燒沒了。」
小秋官撲閃着眼睛。道:「爹爹,這麼多造不出來的好東西。看着讓人難過。」
「呵呵,」朱慈烺笑道,「現在造不出,未必沒人能找到造出來的方法。這個世上不信邪的人多了,而且你翻到首頁。」
小秋官翻到卷首,看到了一行小字:凡首先造出此書中物品者。必得重賞。
「刊行《不可為物》並非告訴大家不能去研究,而正是鼓勵他們去研究。」朱慈烺笑道:「日後你當了皇帝,也不能在發明創造這一塊上省錢啊。這些東西才是我華夏之為華夏的保障。」
華夏從遊牧而農耕,從安陽一個小地方擴展到如今縱橫萬里的廣袤疆域,正是因為在技術上的領先。如果技術上不能領先蠻族。蠻族憑什麼相信你的道德?
如果現在屏島上的土人跑來北京,說:「你們的生活方式不對,只有喝腦漿吃人肉才是符合道義的。」
這是何等荒謬的事?
「土人的例子可笑吧?但現在我們跟泰西人就是在賽跑,看誰的技術跑在了前面。」朱慈烺道:「只有跑在前面的人,才有資格改變對手,讓對手遵循自己的生活習慣和道德標準。跑在後面的人就是土人。爹這輩
六五四 崢嶸巨浪高比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