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沈鴻英的部隊頻頻調動,他們憑藉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對奪取梧州勢在必得。
沈鴻英採取的是攻勢。
梧州是廣西的水上咽喉,得梧州者得八桂,這是軍事上的真理。這裏也是黃紹弘的大本營,因此,黃紹弘調集主力部隊進行防守。
就在李黃白聯軍決定與跟沈鴻英進行決戰的時候,風雲突變,雲南方向傳來一個準確的小道的消息:雲南軍隊正在滇桂邊界集結,欲向廣西進發。
唐繼堯自從上次被贛州軍隊打敗,不禁又氣又恨,他把失敗的原因歸咎在了陸榮廷的不辭而別。若不是陸榮亭,自己怎會如此慘敗,不僅是唐繼堯,滇軍上上下下都是這樣的想法。於是,唐繼堯一回到雲南就開始整軍備戰,他要找陸榮廷的晦氣。誰知道,部隊剛剛集結到滇桂邊境,就聽到了陸榮廷通電下野的消息。尋找晦氣的對象倒台了,可部隊又不能撤回來。雲南王唐繼堯又動了別的心思,他想一口吞下廣西,把雲南王變成西南王。
面對雲南唐繼堯的虎視眈眈,李黃白的態楊度非常堅決:廣西是廣西人的廣西,哪怕戰至最後一個人,也絕不能讓唐繼堯得逞。
沈鴻英採取的策略與李黃白是相同的,但過程不一樣,這個過程與沈鴻英一貫的靈活多變作風是分不開的。正當他認為很快就能吃下李黃白聯軍的時候,突然殺出了個程咬金,滇軍來襲,沈鴻英也是措手不及。
說起來沈鴻英比李黃白還要鬱悶:自己有近三萬人槍,而李黃白只有自己的一半,且剛剛和陸榮廷的殘部進行過幾次大戰,人員疲憊,主力分散,自己可以快速地把他們消滅,然後再來對付唐繼堯的軍隊。但就怕一時難以消滅不了李黃白,唐繼堯的滇軍又從我背後給我那麼一下,那我他媽的就死得難看了。不行,我必須先假裝與唐繼堯合作,先敷衍一下他。這樣做似乎是讓雲南人小瞧廣西人了,可是這年頭什麼狗屁合作不都是為了那點利益嗎?誰他媽的就是聖人?
唐繼堯也想不費吹灰之力拿下處於分裂中的廣西,從開始唐繼堯就犯了一個錯誤,這是兵家大忌。你要佔領廣西,那麼你的所有戰鬥準備就應該是先消滅不合作的廣西軍,但在唐繼堯的作戰計劃里沒有這個預案,細節決定成敗,僅此一環,註定了滇軍最後的慘敗。
唐繼堯想用經濟拉攏和軍事威脅的手段就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他的特使先與沈鴻英協商,當特使將協商的過程報告到昆明的時候,唐繼堯決定事情不可能那麼簡單,因為沈鴻英答應的太乾脆了。
第二個特使傳回的消息則非常直接:李黃白做好了戰鬥的準備,要想奪取廣西就必須從他們的屍體上踩過去。
唐繼堯決定派重兵向李黃白下手,他兵分三路,南路直逼南寧,領兵的是滇軍精英人物龍雲。
李黃白連夜召開緊急會議,白崇禧經過詳細到小時的估算,得出滇軍從雲南集結出發到南寧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月的時間裏能不能消滅沈鴻英?」 白崇禧的疑問是與會者所有人的共同疑問。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李宗仁身上,看他在靜靜地思考。
「革命軍人,有進無退。」這是李宗仁最後的答案。
以區區1萬人的疲憊之師與兩倍於自己的對手決戰,還得與時間賽跑,做出這樣的決定需要的是何等的氣魄啊!
李黃白聯軍為何敢做出這樣一個近乎不可能完成的決定?其實就兩點:一、他們堅信自己能夠一個月內打敗沈鴻英;二、他們堅信打敗沈鴻英後還剩下足夠的兵力來消滅唐繼堯的滇軍。
他們為何這麼有信心?
因為在開會之前,戴春風就給他們進行了詳盡的分析:沈鴻英是土匪武裝,打順風伏可以,但打逆風仗不行,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打幾場硬仗,沈鴻英必敗無疑。而對於滇軍,此次侵略廣西出師無名,再加上人生地不熟,完全可以憑主場優勢與之周旋,最後把它拖跨然後消滅掉。
這是精英之間的較量,誰笑到最後,誰就是精英中的精英。
戰鬥首先在梧州展開。此乃沈鴻英的左路軍,其指揮官系沈鴻英之子:沈榮光。
沈榮光打頭陣,感到無上光榮,因此格外賣命,由於沈榮光軍養精蓄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