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想要在大漢快速推進工業化,那無疑是脫離實際的。
大農府固然可以創設諸多產業,然那就相當於後世華夏的國企,非但有違「不與民爭利」的漢室治國理念,亦會造成工商業缺乏市場競爭機制,形成國家壟斷。
鹽鐵和採礦等極為重要的戰略型產業雖可官營,然更多闔待發展的產業卻還是要鼓勵世家權貴或民間商賈參與其中的。
要搞就搞有大漢「特色」的「國家」資/本/主/義,嗯……有些話放在後世華夏有些犯忌諱,便連寫在歷史小說里的要擔心被舉報的,懂得人就懂,不懂的就算了。
於是乎,在朝廷正式在嶺南郡加置增翊縣的同時,也下達了在該縣試行增設招商局的政令。
是的,除卻增翊縣,嶺南五大城也未獲准增設招商局。
饒是如此,嶺南太守孔僅已是大喜過望了,蓋因皇帝陛下特意諭示丞相府,准允孔僅自行選調增翊縣招商局的屬官,呈報長安公府核鑒無虞後,便可拔擢就任。
孔僅在大農府任官十餘載,且歷任諸府司主掌僕射,自是培養了不少幕僚性質的輔官,類似後世的政務官,而非事務官,卻又是有俸無秩的僕射僚屬,也沒甚麼實權,與丞,長史和尉等有正式官秩的佐官是不同的。
孔僅外放嶺南後,這類輔官僚屬也跟着他調任而來,正好用來填充增翊縣招商局釋出的官缺,若是拔擢不知根知底的官吏出任,他還真不放心。
雖說僅是試點形制,但若那招商局的官員出了甚麼大的岔子,孔僅這嶺南太守少說也要蒙受御下不嚴和怠惰職守的究責,對志在三公九卿的他而言,這污點對未來前程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況且這些僚屬跟隨他多年,對營工營商事務的熟稔程度,以及眼界之開闊,遠非尋常官吏可比。
這批官吏既然適材適所,又曾在大農府任職多年,那所謂呈報公府核鑒,就只是走流程了,快馬將名冊公文呈報回京,不到十日便是批覆准允。
增翊縣雖是新設,然當地的鋁礦卻早已探勘完畢,不少礦窯都已開採出礦石,少府和皇室實業共同創辦的「嶺南鋁業」也調集來大批奴隸,就地修築冶鋁工坊,以便從鋁礦石中提取氧化鋁。
增翊縣府所在的城寨,自是由大農府和嶺南郡府共同出貲修築,依着能省則省的原則,縣衙和官邸都頗為簡樸,只求實用,故修築速度很快。
礦窯,工坊,縣府,百餘里方圓處處是塵土飛揚的工地,數萬的奴隸在漢人監工的皮鞭些,在潮濕酷熱的四月嶺南玩命勞作。
大農府工部少卿賈洗和虞部少卿劉受親臨嶺南,雖是路途勞頓,卻無半句怨言,蓋因趙王劉彭祖和少府卿陳煌亦是同行。
皇帝陛下對嶺南開採鋁礦之事極為重視,非但大農府調撥大量人力物力前來開採礦山,少府和皇室實業更是為創設嶺南鋁業投入了高達百萬金的巨貲。
百萬金,近愈大漢兩年的軍費支出,是何其龐大的一筆款項。
賢王劉非作為皇室實業的主事者,本想着親自到嶺南來看看,奈何公務繁忙,便是讓趙王劉彭祖代為前來。
一位親王,一位大卿,兩位少卿,別說小小的增翊縣府,便是嶺南郡府都驚動了,太守孔僅不敢有絲毫怠慢,親自前來陪着這四大巨頭巡視各處工地。
趙王劉彭祖巡視完畢,笑道:「嶺南這般潮濕悶熱,好在近年買了不少身毒奴隸,否則工期怕是要大大推遲了。」
眾人皆頜首應是,過往大漢的奴隸多出自北地或西域的外族,對嶺南的氣候極不適應,不僅水土不服,更不耐悶熱,即便西域也不乏氣候炎熱之地,然嶺南乃是潮熱,奴隸的飲食和衛生條件有較差,極易害病乃至死亡。
饒是近年大漢從身毒購入了大量奴隸,然市面上的奴隸價格仍居高不下,精壯奴隸從未低於兩萬錢每口。
對大農府,少府和皇室實業這三大「奴隸主」而言,麾下數以十萬計的奴隸既是資產,亦是生財工具,比牲口還要寶貴得多,出現大規模死傷無疑是重大損失。
此番四大巨頭前來巡視,除卻看看工程進度,亦是多方審視外族奴隸的適應情況,現今見得身毒奴隸還是挺耐操的,也就能放心返京了。
他們前腳剛返京,增翊縣招商局的官
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