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七十七年,四月。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漢廷於嶺南郡加置增翊縣,轄地為後世的廣西百色地區,相較現有的嶺南五城的轄地皆要大得多,卻沒打算興建城垣,僅籌劃修築簡易城寨,讓縣府官吏在城寨里設衙治政。
之所以如此,蓋因朝廷加置增翊縣只為就地開採鋁礦,開設冶鋁工坊,以獲得充足的氧化鋁,故該縣的人口結構很簡單,官吏,府卒,工匠,監工,奴隸,僅此而已,大農府並不打算耗費巨貲興建城池。
大漢的新財稅制度愈發完善嚴謹,地方官府要進行耗貲龐大的基建工程,往往要向大農府請款,現下大農府不願浪費公帑在增翊縣建城,嶺南太守孔僅自不會從郡府庫房掏錢自行修築。
孔僅出身商賈世家,入仕為官已有十七載,歷任大農府平準令,大農部丞,大農丞,財部少卿,昔年的弱冠青年,現今已年近不惑。
與從底層官吏逐漸歷練晉升的尋常大臣不同,他剛入仕就已進入中央官署的大農府,直至去歲才外放到嶺南郡,且直接就任太守,實打實的封疆大吏。
實話實說,孔僅對地方政務還是缺乏歷練的,好在大漢官制嚴密高效,各郡即便太守暫時空置,都尉和諸曹掾史仍可各司其職,將該郡的軍政要務打理得井井有條,故孔僅這新晉太守只要不胡亂干涉嶺南郡原有的官僚體制運作,自身就有足夠的時間去慢慢熟悉。
孔僅是個精明人,自然懂得如何行事,懂得揚長避短,不熟悉的軍政事務可逐步積累經驗,真正想取得政績,還得靠自身的老本行。
就任大半年來,他在大致熟悉各類政務運作後,便將大部分精力投注到發展嶺南郡的工商業,府庫內的公帑也大多投入到其中。
嶺南郡府雖未創設甚麼官辦工坊,卻是在轄下各城整葺坊市,道路和碼頭,即便大農府沒撥下太多款項,孔僅寧可由嶺南郡府自行出貲,也要為商賈們提供更好的營工營商環境。
非但如此,孔僅在去歲臘月返京述職時,還特意向皇帝陛下請允,在嶺南郡縣試行增設招商局。
所謂招商局,形制同現下各郡縣的工業局和農業局,掌地方官府的招商引資事宜,是皇帝陛下早已提出的新官制,只是朝臣們對此事爭執不休,陛下也不宜乾坤獨斷,故是遲遲未決。
最為反對增設招商局的重臣,無疑是御史大夫直不疑,原因無他,憂心地方官員借招商引資為名,行官商勾結之事。
御史府掌糾舉百官,巡察御史們不斷在各郡縣明察暗訪,就是為監督地方官員,使其不敢以權謀私,行賄受賄,在招商局的官制條陳未曾完善前,所謂的招商引資難免出現諸多游離在漢律邊緣的灰色地帶,為貪官污吏留下太多空子鑽,也使得諸御史監察官員時束手束腳。
皇帝劉徹再三深思,覺着直不疑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故而暫緩推行。
孔僅作為漢廷近二十年來最重要財經官員之一,又深得皇帝信重,故在外放嶺南後,才敢於請旨,將嶺南郡府作為試點,增設招商局。
皇帝劉徹覺着此舉可行,嶺南郡確實是最適合的試點。
一者,嶺南郡轄地雖是廣袤,然治下僅有五座大城,若不算外來的商賈工匠和囤駐的邊軍,冊籍在簿的本地屬民尚不足三十萬。
二者,朝廷暫時無力大舉開發嶺南,又唯恐嶺南再出個如昔年趙佗般的割據勢力,故也不欲在嶺南囤田墾荒,使得嶺南屬民現今多以營工營商為生,本地農人耕作出的糧食,也僅夠維持當地官民所需,邊軍的糧草則每歲從其他郡縣轉運來。
嶺南郡要發展,現今只能自食其力,不能指望大農府從國庫撥下大筆款項,畢竟江南郡縣的開發才是當務之急,更為重要的是,嶺南郡的發展暫時只能偏向工商業,且不得從其他郡縣大舉遷徙百姓入籍嶺南。
摸着石頭過河或許有些危險,然現下的嶺南郡與其餘漢郡相較,無疑是個地廣人稀的「小溪流」,即便閉着眼睛,摸石頭趟水,摔倒了也淹不死人的。
若試行失敗,對大漢無關痛癢;若試行成功,並逐漸摸索出可推廣至各郡縣的完善官制和律法條陳,那無疑就是為大漢工業化的發展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沒有民間資本的支撐,光靠國庫歲
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