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得五月,兩位年過古稀的老臣陸續請辭,雖無關朝局變動,引發的影響卻是不小。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袁盎請辭宮邸學舍祭酒,衛綰則請辭太學祭酒,這皆是在意料之中的事,不過時間早晚罷了。
兩人都是功在社稷的元老重臣,尤是袁盎,昔年卸任丞相後,若非太上皇劉啟親自出面勸說,請他教導自家孫兒,他也不會出任劉沐的蒙師,更不會在隨後屈就宮邸學舍祭酒之位。
去歲太子劉沐提早晉入黃埔軍學後,袁盎就已心生去意,然出於責任心,還是多留了年余,讓將要繼任的曹欒有足夠的時間去熟識各類事務。
是的,前任丞相曹欒將繼任宮邸學舍祭酒。
諸多世家權貴聞之此事,皆是感嘆,天家果是天家,教育資源之雄厚,讓劉氏子弟皆是贏在起跑點上了,今後怕不是要垂為定製?
公卿將相和列候們卻是喜聞樂見,畢竟在宮邸學舍擴招,並開設女學後,他們府中的嫡子嫡女也能入學,享受到此等優渥的教育資源。
華夏自古就頗為重視子女教育,沒有足夠優秀的後代,如何傳襲家風,繼承族業?
太學祭酒的繼任者也不出所料,漢學院的院監司馬談,早已等了數載,做足了準備,交接得頗為平順。
畢竟在現今的太學,與司馬談同秩的科學院院監劉乘壓根無心打理「俗務」,便連科學院的院務都是交由輔官處理的,並不想升任太學祭酒,況且劉乘身為親王,加官對他毫無意義,晉爵則是絕無可能,每日砸錢搞科研,小日子過得挺美。
然對司馬談而言,就任太學祭酒真是光宗耀祖,身上的壓力卻也不小。
要曉得,前任祭酒衛綰可是帝師,更親手開創太學,乃是桃李滿天下的經學宗師,天下士人多視之為師,在士族的影響極大。
論名望、論地位、論資歷,司馬談都是無法與衛綰相比的,事實上,衛綰之所以遲遲沒請辭,亦是想給司馬談更充裕的準備時間,至少接任時不能太年輕。
及至今歲,司馬談邁入不惑之年,衛綰覺着差不多也就能扶到這步了,今後能否站穩腳跟,鎮得住場面,就只能看他自身的努力和真才實學。
兩大祭酒雖不涉軍政,然在現今的大漢,這兩個職位的象徵意義實在太大,況且袁盎和衛綰本身的名望就不低的,就算早已淡出朝堂,卻仍是毋庸置疑的一派領袖。
旁的影響力不說,就說隨意在長安周報的「士版」刊篇策論甚麼的,都能帶起大風向來。
恩師請辭,且得了皇帝准允,諸多弟子自然要辦謝師宴的。
衛綰的謝師宴場面不小,不少昔日曾在太學就讀者,但有閒暇,甚至不遠千里的從各郡縣趕來長安。
衛綰雖不想太過張揚,卻也不好拂了弟子們的美意,況且不少真正的座下弟子也已多年未見,藉此機會再見見也不錯,畢竟年歲大了,指不定何日閉上眼,就再睜不開了,見一面少一面。
袁盎的謝師宴卻辦得很低調,出席的人數不算多,然來頭卻皆是大得緊。
承乾宮的西闕特意放寬宮禁一日,非但是現今尚在宮邸學舍就讀的學子,便是許多早已結束學業的王侯貴胄也入宮謝師。
太子劉沐兩頭的謝師宴都有露面,恭恭敬敬的執弟子之禮,給兩位恩師做足了面子,卻也沒久待,免得列席的眾人皆是拘謹。
皇帝劉徹則是賜下兩塊金匾,袁盎乃是「耆年碩德」,衛綰則為「桃李芳菲」。
尊師重道,本就是華夏自古的優良傳統,應多多倡導,不可但忘。
太常卿劉買素來儒雅恭謙,頗有些與世無爭的清高,然見得袁盎和衛綰名望若斯,也不由生出幾許羨慕。
楋跋子與他夫妻多年,且本就是個心思通透的,豈能瞧不出他的心思,笑着打趣道:「夫君掌太常府,治天下文教,他日若是離任致仕,場面也不會小的。」
劉買聞言,不禁微是赧然,覺着自己果也是個「俗人」。
楋跋子卻不這般認為,只覺自家夫君多點「人味」是好事,否則瞧着就不像人,不像老劉家的人。
她之所以這般想,不是沒來由的,自家的夫君和兒子,在諸多劉氏王侯中,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