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這是大明帝國從開國皇帝時候就立下的規矩,也是最高的外交綱領。
這四不,在綿延數百年的時間裏,從來沒有被打破過,天啟皇帝輝煌之後,大明帝國陷入四面楚歌的時候,都沒有簽訂過任何一條喪權辱國的條約。
即便是在當年,錫蘭背叛祖地,在海外反了朝廷,即便是日本叛亂,勾結遼東為禍一方的時代,大明帝國都沒有承認過任何一個吃虧的條約。
只不過,進攻受阻最終承認攻擊地區擁有實際地位的條約,大明帝國可是簽了好幾次了。
比如說,在戰敗給英國之後,承認英國,以及英國聯合的歐羅巴諸國,擁有與大明帝國對等之外交權力。
再比如說,承認半獨立狀態下的奧斯曼地區,與莫斯科公國以及非洲為英國殖民地的約定。
另外還有,與美國簽訂的美洲條約等等……有了這些條約打底,實際上接受這一次收復失地的戰爭並未成功,也不是不能接受。
唯一讓大明帝國外交部門感到壓力前所未有的是,這一次英國人要的,是印度方面的土地,以及錫蘭的實際國際地位。
印度方面的土地,大明帝國上上下下已經達成了默契,那種也不稱臣也不納貢,甚至連稅務還有管理以至於軍隊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辦法的地區,要不要根本沒有什麼區別。
但是讓大明帝國實際承認錫蘭並非中土,那這就是違背了大明帝國「不割地」的憲法最高權威……
別說朱牧這個年輕的皇帝了,就算是天啟皇帝從棺材板里爬出來,估計也不敢在這種問題上輕易開口。
在這麼一個情況下,大明帝國究竟能夠和英國達成一個什麼樣的停戰協議,就變得非常的有意思了。
指望和談的大臣們,都是沒有想明白這個因果,急着讓朱牧與英國人進行和談,才出了這一次洋相的。
當然,堂堂大明帝國的中樞,自然只有少數關乎到切身利益的人,才會昏了頭,攪和到這種事情上來。
真正有頭腦的,這個時候都只能等着,等孫方想辦法把和談的基調定下來,等皇帝陛下的乾綱獨斷,等戰場上真正分個勝負出來。
……
而這個時候,戰場上還真的要分出一個勝負來了——錫蘭的第二波登陸部隊準時出現在了海面上,大明帝國的艦隊卻已經再不能阻止他們靠近海灘了。
艦炮轟擊着呂宋島上的大明帝國陣地,支援變得越來越有條不紊。大明帝國在開戰之前,搶運到呂宋島上的轟炸機使用的炸彈,這個時候已經所剩無幾了。
因為太好用了,所以也就用的太多了。在重傷了岳飛號戰列艦之後,錫蘭的艦隊也被迫撤出了戰鬥,雙方的較量又一次在公平的環境中展開。
大明帝國的守軍有地勢之利,錫蘭的登陸部隊有人數之優,雙方在陣地上血腥廝殺,打到當天日落都不分勝負。
這裏部分勝負,錫蘭和大明帝國之間的戰爭,也就分不出個勝負來,與這個戰場隔着大海的,是南越地區的慘烈爭奪。
王珏親自上陣,在峴港與敵軍反覆交戰,眼看着已經攻佔這個重要的港口了。一旦失去了這個港口,那錫蘭在東南半島上,也不剩什麼太易守難攻的要點了。
要知道,東南半島上可不僅僅只有熱帶雨林和看不見盡頭的山地地形,在整個半島的南端,還有適合居住與耕種甚至可以開展某些工業的平原地區。
四季如春的這裏,擁有很多珍貴的稀有礦藏,關鍵是,比較起之前易守難攻的山巒地區,這裏太適合坦克部隊的進攻了。
只要讓王珏衝進這裏,那戰爭就有可能在一個月之內,蔓延到曼谷等地區,那個時候,整個東南半島,可能都不再是錫蘭的天下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最着急與大明帝國和談的,可能就是錫蘭這個對大明帝國最敵視的國家了。
可是,他們在王珏的進攻下,只有挨打的份。別說反擊了,他們連真正有效的防禦,都拿不出來。
「側翼的陣地又出問題了?敵人投入了多輛坦克,直接衝擊陣地?」一名錫蘭軍官站在地圖旁邊,對滿臉是血,剛剛從前線撤退回來的手下問道。
「我不是命令你死,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