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鹿邑未淪陷前,西北的柘城,北邊的商丘,西南的淮陽,都被日偽軍佔領。只有鹿邑是掛着「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的魏縣長坐陣。
聽說魏縣長是抗日縣長,其部隊又紀律嚴明,市民們才陸續回城,商店也開始營業。鄰縣的一些富商大賈也爭相來鹿邑縣經商避難。一時,鹿邑在豫東一帶成為比較穩定繁榮的地方。
而此次短暫的淪陷因為時間太短,雖有損失,但還未損壞鹿邑的根基。
楊天風坐在縣府的辦公室里,翻看着未及帶走的本縣的財賦文件。一個典型的內陸農業大縣,盛產糧棉,相當理想的後勤供應基地。雖然要與日軍進行殘酷的戰鬥,但卻是盡力要爭取、要保全的。
現在這個世道,憑的是實力,這鹿邑是我三縱付出代價消滅鬼子後才光復的,再原封不動還回去,哪有這樣的道理?別管鹿邑是不是屬於宿州專區,這塊地盤老子占定了。
對此,楊天風是早有預謀的,此次出兵與鬼子作戰,一保毫縣,二奪鹿邑,兩個目的都達到了,也借着形勢和兵威,合併了毫縣自衛軍,現在就剩下從鹿邑撤退暫不知所蹤的自衛軍了。
從現在的態勢看來,碭山、夏邑在東,毫縣、鹿邑在南,對商丘形成了兩面壓迫;同時,鹿邑光復,又與西面淮陽、太康等地的國x軍游擊區行將打通;而商丘西面的杞縣、睢縣、民權等地,還活躍着以新四軍為主的多支抗日游擊武裝。
之前鹿邑、毫縣雖有自衛軍這樣的抗日武裝,但實力弱,對商丘日軍構不成多大的威脅。而三縱佔領之後,卻是充滿了進取的欲望。
當然,攤子鋪大了,面對的局面也複雜許多。楊天風感到需要外援,首先想到的便是第三集團軍。
孫桐萱不是經常派出部隊東渡黃河,在太康、淮陽一帶打游擊,鍛煉部隊,籌措糧餉嘛,如果在河東有一個固定的出發集結地,想必是他極為願意的事情。
而另外的友軍便是楊天風之前一直刻意迴避的新四軍竹溝抗日武裝,現在番號是六支隊。這倒不是有什麼偏見,而是在楊天風東征西戰、建立起一片穩固的根據地之前,新四軍六支隊的走向與他的戰略設想相衝突。
如果不是楊天風突然從渦陽殺入永城,並幹得風生水起,永、夏、碭等地將是人家皖蘇邊區根據地的一部分;如果不是楊天風刻意迴避,並佔據要衝,人家早就東進在宿州等地展開游擊作戰了。
現在,宿州專區的地方已經基本為三縱控制,楊天風覺得是到了該談一談的時候了。
「司令,余支隊來了,就在外面。」一個參謀進來報告。
「請他進來。」楊天風放下文件資料,並起身迎至門口。
余亞農見識了三縱的實力,不僅僅是武器裝備、戰鬥素質,還有人家的靈活打法。一個鬼子大隊,聽起來嚇人,看起來可怕,但卻被人家巧妙地分割,一口一口地吃掉。算起來,人家每次正面對陣的鬼子也不過一個中隊多一點。
如果不是三縱來援,余亞農想過自己的對敵策略,不過是依靠毫縣城牆與敵對戰,那是肯定抵擋不住的。
可人家有這樣的打法,背後還是實力在支撐,才能收放自如。就象誘敵深入,發揮內線優勢,說起來很簡單,卻需要防禦者必須對攻擊者在深入之後有能力加以控制。不然縱敵深入後,敵軍在戰區中橫衝直撞,守軍牛行蝸步,擋又擋不住,圍也圍不上,那反而是攻方的內線優勢了。
想到手下的自衛軍被編入三縱這個強軍,想到毫縣百姓因此而不受荼毒,想到自己也不必再受桂系頑固派的壓制刁難,余亞農覺得挺好。自己頂着個五路總指揮的名頭,可槍械、彈藥、糧餉全都要自己想辦法,現在倒是不用管了,可以專心領兵打仗了。
「余指揮,請進,請坐。」楊天風臉上帶着笑容,態度和藹,之前因為大敵壓境,採取的方式有些粗暴,現在形勢穩定下來,該是交交心,裝一下禮賢下士的樣子了。
「長官。」余亞農雖然歲數大,但既然想通了,就想擺正自己的位置,竟向楊天風敬了個禮,嚴肅地說道:「余某既是四支隊支隊長,便是楊將軍的屬下,不敢再提指揮二字。」
呵呵,楊天風笑着擺了下手,說道:「事起倉促,一個支隊長實在是有些屈就了。先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