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日俄風雲第四十七章:日俄戰爭爆發(五)
1905年3月1日,遼陽會戰後,日俄兩軍大體在,奉天和遼陽之間的沙河,地區對峙着。
3月20日時,東北地區的俄軍約26萬人,火炮一千二百門,本來是700多門火炮,其中400多門,是向何家軍購買的。輕重機槍700多挺。
防線達到90多公里,日軍約4個軍16萬人,其中繳獲俄軍大量火炮,從488門擴展到1000多門,機槍占時數量不清楚。
前移階段日軍消耗巨大,為補充兵員,已經向國內招募新兵,可還是改變不了,雙方的兵力狀況。
在這種情況下,日軍只能轉向防禦,等待第三軍,儘快從旅順解救出來,北上增援他們。
俄軍元帥雖然擁有相對兵力優勢,也不急於發動反攻,仍然是依託既設陣地等待日軍進攻。但n古拉二世迫於俄國國內,革命運動的高漲。和遼陽會戰後國內對戰爭的不滿情緒,要求庫羅元帥發動攻勢,解旅順之圍,藉以挽回帝國的「榮譽」,提高沙皇政府一落千丈的地位。
庫羅元帥制訂的進攻計劃,是對渾河與太子河間之敵實施攻擊,並佔領太子河右岸,實際上就是把日軍趕過太子河。
俄軍分左右2個集團:左翼3個軍,由施塔克爾堡指揮,向本溪湖方向實施主攻(該方向是山地);右翼2個軍,由比爾德林格指揮,緩慢地向沙河方向前進,任務是把主攻方向的敵人吸引過來。
另以3個軍作為預備隊。左右兩集團的進攻正面共50公里,總的進攻速度,每晝夜不超過5公里。
這個計劃主攻指向山地,而俄軍沒有進行,山地戰的準備,特別是何家軍的迫擊炮,不適合山地作戰。
更糟的是,俄方進攻的準備工作不隱蔽,被日方發覺(日本間諜活躍於俄軍後方,加之日方從俄國軍官屍體身上搜出作戰計劃),完全喪失了突然性。
日軍統帥大山元帥決定將計就計,首先利用對俄軍不利的山地地形,以防禦戰消耗、疲憊俄軍,然後投入新銳力量,轉入進攻,猛攻俄軍中央和右翼,一舉殲滅東北俄軍主力。
1905年4月1日,俄軍東部兵團(由73個步兵營和34個騎兵連組成)出現在日軍右翼。
從該地區可以攻擊日第1軍翼側。1905年4月3日,由45個步兵營和18個騎兵連組成的部隊,對日軍右翼邊緣(位於本溪湖—帶)發起攻擊。
部署在這個方面的日軍,只有梅澤少將指揮的近衛後備步兵旅8個營。
由於防守堅決,被日軍譽為「光榮的梅澤旅」。大山總司令官頂住了俄軍東部兵團的猛烈攻擊。
1905年4月7日,又集中全軍主力,從日軍左翼向東北方向的敵人發起總攻。
這次進攻因與m插俄軍右翼的騎兵第2旅(旅長宮載仁親王)相配合。結果俄軍不得不於1905年4月12日開始全面退卻。日軍立即利用這一有利時機轉入進攻,日軍這一行動,導致一系列激烈的遭遇戰。
在某些情況下,遭遇戰不僅晝間進行,而且夜間也進行。夜戰中,雙方均不使用炮兵,部隊以密集隊形投入攻擊,士兵胳膊挨胳膊,大多數場合夜戰以刺刀白刃戰告結束。
為識別敵友,俄軍士兵袖纏白布帶。
這種激烈的遭遇戰持續至1905年4月15日。日軍進展不大,只是在某些地段將俄軍頂回沙河地區。大山決定在既得陣地上轉入防禦。
與此同時,庫羅元帥決定1905年4月17日晨在自己右翼發動進攻,以恢復在沙河左岸的原態勢。
但17日夜間,日第二軍奧鞏部,以奇襲攻佔俄軍左翼第1軍地段,內具有決定意義的制高點萬寶山(位於沙河堡地區)。
日軍佔領該高地,就造成了突破俄軍防禦中心的威脅。
因此,庫羅帕特金放棄原定進攻計劃,令第1軍不惜一切代價奪回該高地。
經16~17兩日激戰,俄軍以傷亡2000人的代價奪回了高地。日方死亡五千五百人。雙方各自鞏固既得陣地,加修工事,互相對峙,偶爾出動偵察部隊或進行炮擊。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05年1月奉天會戰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