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看了看沈義倫,毫不猶豫地說道:「遷都之事朕思之日久。往昔忙於統一天下,收復諸侯小國,無力及此。今江南光復,大業初定。正是遷都的上好時機。若說遷都不便,也是實情。但萬事開頭難,真的開了頭也就沒有什麼大難了。遷都之事莫非比平北漢、降南漢、收復後蜀、南唐還難嗎?實話跟你們說,朕不光要遷都洛陽,將來還要定都長安。」
到了這個時候,隨行參知政事盧多遜不能不說話了,他上前啟奏道:「陛下,京都遷移乃是大事,應慎之又慎。臣聞國之安危,在德不在險,請陛下三思。」
趙匡胤道:「盧卿之言固然有理,然開封地處偏僻,長居於此,神州之大,諸多地方鞭長莫及。不出百年,天下民力竭矣。」
盧多遜一想自家數十年經營的根基全部在開封一帶,若是遷都洛陽,勢力和利益的損失極大,不由急了,雙膝跪地,一臉正氣的諫道:「陛下上承天命,下馭萬民,開封帝王之居,人傑地靈,必不致如此。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其他眾臣見陛下向來寵信的副相如此說,再沒有顧忌,也都紛紛附和。趙匡胤知道並不是臣僚們都不理解自己的意圖,而是此事直接涉及或者說影響着包括眼前這些臣子在內太多人的利益。雖然心中不爽,但這裏又不是在朝中議事,不可太過勉強,只好暫時聽從了他們的意見,想待回京後再從長計議,行遷都大計。
這樣想着,趙匡胤正要再說什麼,卻有侍者來報,說是留守開封的馬軍都軍頭、領毅州刺史馮鑫前來求見。
馮鑫在諸多的禁軍將領之中,是深得趙匡胤信任的一個,此時正是趙匡胤眼中的紅人。趙匡胤登大位不久,為周知天下之事,曾經讓馮鑫博訪國中。馮鑫處事十分縝密,所奏諸事件件屬實,因此很得趙匡胤歡心,特別是前一段時間跟着潘美攻伐南唐,立下大功,四月初剛回到開封,趙匡胤便擢升其為馬軍都軍頭兼毅州刺史,加封開國縣伯之位。
可自己剛離開開封不久,他匆匆趕來幹嗎?趙匡胤傳他晉見。
馮鑫向趙匡胤跪拜後,趙匡胤問道:「你有何事?」
馮鑫奏道:「臣有要事稟報。」說着便將一份摺子呈給趙匡胤。後者打開一看,卻是狀告江北大元帥潘美的,上面列舉了十數條罪狀,說潘美在攻伐南唐時擅自下令大軍屠城,燒殺搶掠、貪鄙成性、橫行不法等等。
趙匡胤看完之後,盯視了馮鑫良久,問道:「此事可真?」馮鑫道:「陛下,臣以項上人頭保證此事件件屬實。」
趙匡胤一臉怒容,他在大軍攻伐南唐之前,特意給潘美有過交待————切記一定要嚴守軍紀,靠恩信爭取江南民眾,萬勿濫殺無辜,搶掠財物。
可是潘美竟然敢違背自己的命令。最主要的是此事自己竟然今日才得知。他派到潘美軍中親信太監總管王繼恩為監軍,王繼恩竟然沒有給他匯報此事,還有以華夏衛府情報能力此事不可能不知道,為何華夏衛府也沒有給他匯報。
心中念頭閃動,趙匡胤已經怒火衝天,轉身對站在一角一直很少說話的許方義說道:「許卿!潘美在攻伐南唐時擅自下令大軍屠城,燒殺搶掠、貪鄙成性、橫行不法之事,你們華夏衛府情報司是否知道?」
許方義臉顯意外之色,當即便說道:「回稟陛下,此事發生之日,華夏衛府情報司便已經得知此事。」
趙匡胤一聽許方義話中意思竟然肯定了潘美下令大軍屠城,燒殺搶掠、貪鄙成性、橫行不法之事,不由臉色鐵青,說道:「那為何不向朕稟報?」
許方義當即臉色微變,跪下說道:「陛下!臣以為這種事情陛下派到宮中的監軍定會向陛下匯報,所以便沒有向陛下匯報,這是臣的失職。」
許方義雖然說的有些牽強,但也能說得過去,趙匡胤有意籠絡華夏衛府幾位出生草莽的司使,將其收為自己的真正的心腹,便神色一緩,說道:「好了,你起來吧!以後軍中大事,即使朕另有耳目,但華夏衛府情報司也要匯報。」
許方義說道:「多謝陛下,臣謹遵陛下旨意。」
言畢,許方義退到了一邊。趙匡胤臉上怒色卻是比之前更甚,當即說道:「傳朕旨意,讓潘美和王繼恩直接來洛陽來見朕。」
第六百章 第二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