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闆轉讓的這家P2P網貸公司網站叫「融通行」,公司全名是「杭城市融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範圍一大堆,實際涉及的只是和電子商務和投資管理沾點邊。
確切地說,融通行就是一家典型的P2P網貸公司,用普通人的話來說就是「在網上集資放高利貸的」。
P2P網貸意指通過網絡進行P2P借款,P2P是英文peertopeer的縮寫,意思是「個人對個人」,與電子商務的C2C差不多。這種形式的金融信貸服務起源於英國,後來發展到美國、德國和其他國家。華國最早的P2P網貸公司成立於2006年。
網貸有一個典型的模式,即由網絡信貸公司提供平台,也就是網站,借款人在這個網站上發佈借款信息,投資人看到信息後提供資金,並承擔風險。到期後,借款人償還本金和利息,網絡信貸公司從中收取中介服務費。
從本質上講,P2P網貸公司是一個中介平台,但進入華國後迅速本土化。
首先,多數P2P網貸平台上的借款信息並不是由個人發佈,而是由平台或合作的小額貸款公司發佈,只有平台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才會吸引到一些借款人自主發佈借款信息。
其次,有些平台的主要收益其實不是管理費,而是利息差。P2P網貸平台上的年化利息一般在10%到20%,而線下民間借貸的利息多半在20%以上,因此很多平台都喜歡把線下的借貸需求放到線上,從而賺取利息差。期間,為了保護借款人的私隱,其詳細信息是不用披露的,借款人和投資者沒有任何直接接觸。
最後,因為我國的徵信體系不完善,P2P網貸存在非常大的信用風險,所以絕大多數平台為了讓投資人相信其安全性,都會引入擔保公司進行擔保,為投資人提供本息保障服務,一旦出現借款逾期,便由擔保公司或者網貸平台墊付本息。截至目前,沒有採用擔保體系的只有一家最早創立的平台和一家有銀行背景的平台。
陳建同創辦融通行的目的其實很不單純,他不是因為看好P2P網貸這個行業而創辦融通行,而是為了給自己的房地產公司融資、輸血。
在融通行的網站上,雖然每天都有十幾二十條借款信息發佈,借款金額少則幾千,多則幾十萬,借款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有資金周轉的,有擴大經營的,有買房的,有買車的,但這些信息實際上都是他的房地產公司發佈的。
也就是說,不管網站上顯示多少借款信息,有多少借款人,投資人的資金都是流向同一個地方——他的房地產公司。
這種行為是最令投資人痛恨的自融,實際上已經觸犯了銀督會劃定的四條紅線之一——不得非法吸收公共資金。網貸網站作為一個中介平台尚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直接融資自用鐵定屬於非法集資。
在投資者看來,自融平颱風險巨大,一旦借款人出現問題甚至跑路,投資人將血本無歸。
事實上,P2P網貸平台愈演愈烈的跑路風潮,大部分是由這些自融平台引發的。這些平台要麼是老闆為自己其他產業搭建的融資渠道,要麼是老闆有預謀地非法集資,然後跑路。
因此,陳建同送給趙小雅和簡潛的,不僅是一個市值上千萬的的公司,還是一個巨大的炸彈,一旦引爆,後果不堪設想。
陳建同將簡潛拉進來也不止是封口,不乏報復的意思。如果他生意興隆,順利還清融通行的借款,那對簡潛來說就是封口費;如果他無力償還借款,那對簡潛來說就是炸彈,是**。
至於簡潛會不會敗壞自己的名聲,陳建同毫不在意。他相信,有這麼大的封口好處,正常人都不會幹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事情,至於好處變**的話怎麼辦,他都跑路了,自然不用在意什麼名聲,反倒簡潛下場會很悽慘。
趙小雅懵懵懂懂地和陳建同簽署了轉讓協議,至於簡潛的股份則要等他回杭城才能簽約。她給簡潛留了三成的股份,自己留了六成,剩下一成準備給公司員工。
自從知道自己會接手一家公司後,趙小雅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勁頭,看了不少管理書籍,上了好幾堂培訓課。如果不是因為過年導致課少的原因,她整個春節都會在培訓課上度過。
在所有的書本和她上過的課堂上,給員工